第10放映室(中版「忠犬八公」:时代废墟的守望者)
坦白讲,之前看到国内要翻拍《忠犬八公》是有点惴惴不安在的。
既然有日美两版珠玉在前,很难相信我们的创作者还能拍出什么新意。
翻拍,不等同于再现。
原作固然是盘好菜,但又怎么将其改良到贴合国人口味呢。
而在降低预期走进影院后,我反倒收获到了一些别样的触动。
不必再赘述这个故事有多温情感人,都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最后结局怎么样,但在全新的观影过程中还会照常被狗狗不离不弃的陪伴所牵动着。
由于前两版过于经典加上先入为主的因素,后来者确实怎么拍都无法撼动在影迷心中的地位,但这次的改写其本土化程度至少是合格并让人有所惊喜的。
没有一味模仿,也没有生搬硬套。
比起徐昂导演上一部作品《十二公民》在翻拍《十二怒汉》时因国内没有陪审团制度只能以模拟法庭代替而多少显得难以信服,这次《忠犬八公》在截取原作精神基础上所加入的代际关系与时代变迁极具社会现实观照故而也更能引起观众共情。(同时人狗情本身也更具打破文化隔膜的普世价值更适合在地化改编)
从某种角度而言,把本片当作家庭伦理片和城市电影来看反而会打开一片新天地。
导演并不只想拍萌宠治愈只拍一只狗衷心守护主人的一生,他想由此作为贯穿全片的引子来以小见大抓住一个家庭和一座城市历经沧海桑田的浮沉变迁娓娓道来。
首先表示导演把故事发生地选在重庆是个很明智的选择。
重庆本身就是个很有故事感的城市。
巴山蜀水,层峦叠嶂,迷雾重重。
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使之成为如今大多犯罪悬疑片的热门取景地,甚至被网友们戏谑为“中国哥谭”。
但一座本该多元立体的城市,它的公众印象不该就这样被固化被限定。
所以看多了那些带有猎奇式浮于表面的魔幻景观展示,突然来一部偏于日常生活的市井烟火反倒让人耳目一新。
重庆人民的生活状态本身就是巴适得很,雾都自带的慵懒闲散能让这个关于人狗奇缘的故事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同时狗狗的自由活动也可以充分体现山城的地形地貌,要得。
看之前我也一直在想国内怎么处理原作中车站的问题。
真实事件发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日本,在交通运输尚不发达的状况下教授迫不得已每天坐火车去隔壁城市上班很正常。
日版是完全忠实原有时间线和地点的,美版干脆模糊时代背景并放在架空式的小镇车站。
而中版创作者在国内观众对现实题材要求愈发严格的当下,要翻拍一个世纪前的别国故事,必然不能依葫芦画瓢或者含糊其辞。
因此,用重庆极具地标性的过江索道站来代替原版的火车站既合情合理又颇有创意。
虽说长江索道如今成了外地旅客来重庆游玩的网红打卡地,但在此前它其实就是重庆本地人上下班通勤的必经之路。
就像在同饮一江水的南京,每天依然有很多人选择坐着轮渡在中山码头和浦口码头间往返。
也许都生活在被江水隔开的城市,我更能理解这次中版里过江索道设定的独特意味。
想必编剧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也是想借电影“夹带私货”,通过缆车在长江上的来回穿梭将城市的风光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有故乡那些被淹没在时代洪流中的隐秘往事。
自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以来,很久没在大银幕上见到关于三峡改造及移民工程的描写了。
无需再言说它史诗般的功绩,但也别轻易忘却个体在面对历史巨轮变换时的阵痛。
千年古城都因三峡扩容被整体淹没。
而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的人们也只得拿着安置款背井离乡另谋出路。
但还有些生命被搁置在遗弃的家园,无法独自出走。
所以中版里从事水利工程相关专业教学的陈教授因工作需要来到这座孤村进行勘测考察、再让他偶遇蜷缩在车底下瑟瑟发抖的小奶狗,这样的邂逅是顺理成章的。
甚至是三版中最自然合理的。(日版里是乡下刚诞下幼犬的人家听闻教授心爱的秋田去世后便好心赠予陪伴,美版是教授在站台偶然发现了迷路的小八,但小八为何会从日本寺庙漂洋过海到美国小镇电影也没有给出明确交代而是选择性的一笔带过)
像这些都是我们儿时观看时没怎么琢磨过的细节,但中版在做加法时却费了不少笔墨去丰满教授与狗狗相遇的契机,并煞费苦心去塑造教授这个人物。
我并未认为这样的改动凸显了人类的傲慢或是使狗狗沦为了人类的陪衬,反而更能让我自然而然地理解并接受教授与狗狗的羁绊是如何构建的。
美日两版的教授都很有个人魅力,其中仲代达矢也是我本人很喜欢的男演员,但不可否认的两位教授的刻画都有些片面不够立体丰富(没有贬义)。
只是大众印象里比较板正的高级知识分子,德高望重、和蔼可亲、温文尔雅。
高学识高修养又心地善良,他们无条件收养八公似乎也是很理所当然的善举,作为观众我们曾经也是这么理所当然地认同。
但其实人和动物的亲密关系不会来得那么突然的。
这次的中版改编反倒更能让我从深层体悟并认可教授与狗狗建立情感链接的动因。
希望各位别把对冯小刚个人的不满情绪代入到陈教授身上。
这里的他就是一副我们在高校里常见到的老学究模样(有点像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班主任的进阶版),市侩味却很重,和儒雅绅士一点都不搭边,没有什么个人魅力而言。
说他德高望重也有点牵强,素来喜欢独来独往,混了这么多年在学校还是个副教授,又懒得曲意逢迎领导向上爬,和同事间也保持着客气的距离感。
不求名利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和重庆这座城市的舒适宜居融合得倒是水到渠成,他打心里也是喜欢这才从北京移居而来安家落户。(疑似可能在特定年代下放)
但他始终是个异乡人。
他和自己“小的家庭”以及“大的重庆”之间都有着种种抹不掉的隔阂。
事业上不如意,生活中也是处处受气。
面对“强势的妻子”和“叛逆的儿女”,这个“沉默的父亲”很明显处于种被嫌弃的弱势地位,长期扮演着付出型角色(从后来离世选遗照时发现他给家人拍了很多照片但没人给他拍照能够看出),却没有人关心和听取他的想法。
在重庆呆了这么多年还是吃不惯麻辣口味,还装作听不懂妻子的方言,始终执拗地说着一口京味。(不知道冯导是否是偷懒还是有意为之,观影时觉得有些格格不入,但这样的设定联系客死他乡的结局也更能凸显人物的乡愁)
某种程度上,陈教授和狗狗在这座城市里都是边缘的局外人。
不被器重,不被珍视。
当家人反对收养狗狗时陈教授挺直腰板雄起一回的所谓“活在喜欢里”,也是因为怂久了的他需要能够慰藉自己的情感寄托。
而另一方面,由于被遗弃天生缺乏安全感的狗狗也很需要被坚定的选择。
所以,“同病相怜”的他们是双向需要,来救赎彼此的。
比起美版直接复刻的秋田犬,中版特意选用了本土最为正宗的中华田园犬,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土狗”。
好像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有这么一只叫不出名字的“大黄”。
看上去毫无特点,带出去溜回头率一般也不会很高。
它不懂炫技讨好,也不大会撒娇卖萌,但它会乖乖地陪伴在那个笃定的人身边。
电影里这只的“大黄”亦是如此。
陈教授给它取名为“八筒”,来自麻将里的术语,在与原作“八公”互文的同时又很有中国特色。(正如片中教授妻子李佳珍一样,川渝地区的人民极其爱打麻将)
之后我想对于每一位尤其是家里有动物成员的观众来说,看到片中每一个陈教授与八筒互动交流的温情场景,心中那片柔软的地方应该也被触碰到了。
因为我家也养狗,所以看到陈教授每天回来时兴奋的八筒屁颠屁颠地扑上来,还有早上爬到床上舔他脸喊他起床的画面我都觉得无比亲切熟悉。
陈教授必然是爱八筒的,小时候狗子刚来家里捣乱他从不生气怪罪,天热停电他会带着八筒去江边游泳乘凉,知道狗刨坑是天性就陪它一起刨。
当八筒偷偷冲出家门跟着陈教授到索道站还恋恋不舍时,他给八筒找了个送报纸给李佳珍的方式让它安心回家,而不是像大多数可能会嫌弃认为影响不好而踹两脚把狗踹得不敢出门。
而陈教授下班看到八筒乖乖地坐在索道站门口时不由感慨道的“我的傻儿子”,虽说被有人嘲讽是冯氏爹味,但对养小狗的人而言就是把它们当自个孩子对待的。
尤其是当女儿要嫁人、儿子要北漂,陈教授望着他们一个个逐步离开老宅时,我能真切体味到那句“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而这个不善言辞的中国式父亲在亲生子女“缺席”他的晚年生活后,选择投注以更多的心血和宠爱到永远“在场”的八筒身上。
女儿出嫁那天,陈教授带着八筒到天台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他对一旁的八筒说“别怕,人们只是喜欢制造一些热闹的动静,来帮助自己度过难过的时刻”,然后惆怅地望向长江嗟叹道以后这里盖了高楼被钢筋水泥挡住就看不到江喽。
此时的陈教授既是因嫁女而落寞的老父亲,也是个沉溺在过去的老式知识分子。
感伤儿女将行后自己的孤单,感伤时代更迭下城市变化太快。
当儿子想离开家乡上京闯荡时,这个北京老炮儿也是格外抵触。
虽未道明具体原因,但也可从中瞥到陈教授的守旧,包括对儿子整天捣鼓电脑这种新科技也看不大顺眼。
根据八筒还是小奶狗时各种足球赛事(如2001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1-0马尔代夫)的报道可以推断出电影的故事背景起码也发生在新世纪初了。
实际上90年代后期伴随重庆更多两江大桥的搭建,曾风靡一时的过江索道就因缺乏灵活性而大大降低其客运功能,再难以支撑正常运行后采取旅游转型。
也就是说重庆本地人在千禧年以后一般通勤是不会刻意折腾自己选择这种较为繁琐的方式。
但此时的陈教授依旧固执地坚持每天走个山路十八坡再乘坐“过气”的缆车来回上班,而非更方便快捷的乘车。
因为过江索道(建于1987年)也是一种文化的保留。
这个不合时宜的角色身上还承担着人们对老重庆逝去的缅怀之情。
这不由地让我想起《三峡好人》的那句“这个社会已经不适合我们了,因为我们太怀旧了”,中版《忠犬八公》倒挺像在续写科长作品里的故土情结。(故土也成了废土)
发展主义的另一面是始终站在回忆里,不肯往前走。
而八筒和他的主人一样,也是沉溺在过去,甘愿做时代废墟的守望者。
时过境迁,白驹过隙。
物是人非,斯人已逝。
当教授猝死离去后,妻子与儿女固然悲痛欲绝,但生活照样要继续。
所有人都顺着自己的人生方向按部就班地向前走,八筒的棒棒老乡也离开这里回乡谋出路。
可小狗哪里晓得什么是拆迁什么是死亡什么是失去。
在它的世界里,没有上下班,也没有离别这一概念。
八筒只会守在索道站等老爹回家,从昂首挺胸到灰心丧气,它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傻等着那个当初把它带回家的人 “拜托你轻声重着我的名字”。
老宅就这样被推倒,过江索道就这样变成网红观光车,报刊亭也就这样没落了。(都是八公守候主人的见证者,比起美日两版小卖部的设置,本身具有时代符号意味的报刊亭设定更加出彩)
转眼随着水位线的上涨,小船小树还有和老爹一起埋的骨头也都被淹没了。
对着江岸的那声汪汪叫像极了回望故人归来的悲鸣。
整个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八筒只留下了生了锈的小铃铛、布满灰尘的熊猫玩偶、和早已没有型的风车,试图用不断的奔跑来定格住往日的美好时光。
十年后八筒再指引着妈妈和哥哥回到废弃的老宅时,相信堆积如山的报纸这一下推镜头无论在视觉上还是情感上的冲击力都极强。
四千个日日夜夜的报纸成山不仅是八筒对旧主的眷念与守候,也是它见证这座城市瞬息万变所经历的时间。
更为讽刺的是,现代滞销没什么人看的报纸在狗狗眼里却是珍贵的信物。
所以毋庸置疑,当下人和宠物的感情那么深厚,也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在同类身上获得相同的情感支撑。
因此我并未觉得中版的改动使狗狗沦为陈教授和这家人的附庸,而是拔高立意。
“人都走了,你还在那等啊。”
是吧,人就是这么容易move on。
上一辈的老宅、社交、思维以及生活方式,大抵也终究只能怀念罢了。
世态凉薄,人情淡漠。
这在纯粹而又长情的狗狗的面前真是惭愧啊。
最后八筒闭上眼幻想和陈教授一起坐上通往天堂的彩云索道被不少观众诟病有些多余刻意,特效确实有些廉价。
但我转念想到其实八筒从未没能踏上过江索道。
它以为长江就是它和老爹之间的距离。
而它的一生只能在江的这头望着江的那头。
这也是导演采访里所肯定的重庆作为取景地由于其他城市的先决条件:“重庆是一座被江水隔开的城市,城市每天都在面对离别的感受,从南岸到北岸,从北岸到南岸,小动物可能终其一生都没跨过江水,城市这种分离的感觉非常适合片中的主题表达。”
等不到的主人,回不去的家乡。
这只见证了无数悲欢离合的小狗,它这一生的命运波折都与重庆这座城市的变迁紧密联系,被赋予着“时代铭文”式的寓意。
只有它在这里成长和衰老,活着并死去,陪着库区到最后。
最后与我们道别的不光是八筒,更是一段关于重庆的往事啊。
这是陈敬修们的城市,也是八筒的城市。
世事无常,白云苍狗。
情真意切,弥足珍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