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鲁豫心相约(鲁豫:下一次,我希望我会骂回去,会把那杯茶泼到对方脸上去)
文|胡慕之
面对质疑,鲁豫不是没抗争过。
某次,她受朋友之邀出席一个宴会。饭桌上,一位男士当众侮辱她的节目,她冷着脸没说话。另一位男士接着嘲讽:你太瘦了,像个大豆芽。
气到脸色发白的鲁豫,这才说了一句:无聊。
后来,鲁豫把这段经历写进了自传,她说:
无论世界怎样,我对抗它的唯一方式就是,绝不允许生活把我内心的潜伏的丑陋、恶毒带出来。不过,下一次,我希望我会骂回去,会把那杯茶泼到对方脸上去,始终有礼有节,但偶尔可以骂街,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鲁豫以前挺胖,少女时的她有点婴儿肥,而且很能吃。
每天放学回家,鲁豫的第一件事就是冲进厨房,让她爹给她煎两个荷包蛋。
她爸妈都是大学生,她爸学斯瓦西里语,她妈学孟加拉语。可能是遗传,鲁豫从小就在语言能力上颇具慧根。
上初中前,她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清。上初一后,她一夜之间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醒来就成了英语大神。
英语老师上课抽人背英语课文,抽了七八个人都不会背,眼看老师就要发飙。鲁豫站起来,一个单词不差地背完了全文。老师欣慰地点点头,鲁豫从此成了同学们心目中的“救世主”。
其实鲁豫课下也没背,但她过目不忘,趁着前面同学磕磕巴巴蹦单词的工夫,她已经背完了全文。
有这天赋加持,鲁豫顺风顺水地考到了广院(现中国传媒大)英语系,学习国际新闻。
1991年冬天,北京市为申办2000年奥运会,要举行英语演讲比赛。有心想在英语领域发展的鲁豫,拉上男朋友就去北外报了名。
鲁豫口语能力极强,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路冲进决赛。
为了给评委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她还破天荒地化了妆,涂了颜色鲜艳的唇膏,沾了长得令人发指的假睫毛。
假睫毛果然“招风”,那场比赛,她从一众高手云集的北外学生中脱颖而出,拿了冠军。
某天,院里忽然来了两个央视的编导,说要在广院招个英语好的主持人,想见见鲁豫。
那天鲁豫打扮得特土,穿着臃肿的大棉袄,顶着一头被风吹得凌乱的头发,仰着张胖乎乎的脸就去了办公室。咋瞅都像个没长开的穷学生,跟高大上的节目主持人完全不搭边。
鲁豫还特激动,以为自己要就此走上人生巅峰,脸都羞红了。俩编导憋着没多说话,只说再回去考虑考虑,结果回去就没了下文。
倒霉的事一桩接一桩,央视没相中她,男朋友也和她分了手。鲁豫心如死灰,拼了命地学雅思,想出国留学,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没等她难受几天,系主任又通知她去面试,说来了个央视文艺频道的导演,要在学校挑女主持。
来的导演叫张晓海,是央视最有潜质的年轻导演之一。面试内容就是让大家采访他。
其他女生都是露着标准的七颗牙,笑得如沐春风地问了张晓海几个不痛不痒的问题。
就鲁豫“彪”,上来就问张晓海:你们央视的年轻导演为啥都留大胡子,你们同事之间的竞争激烈吗?
采访本就讲究直击内心,鲁豫一针见血,张晓海被问得说不出话。几天后,她就接到了央视的录用通知。
本打算一走了之的鲁豫,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踏出了电视生涯的第一步。
鲁豫在央视没待多久,可能因为情伤难愈,还是去了国外留学。
回国后,她跳槽去了凤凰台。
刚开始,她在台里主持的是一档叫《音乐无限》的综艺节目。已经从110斤瘦到90斤的她,天天在镜头前又蹦又跳,装嗨皮。
鲁豫一个文艺女青年,装这样的综艺人设,实在过于艰辛。1998年,台里把她调去主持《凤凰早班车》,为了创新,领导规定不能有稿子,全靠鲁豫即兴评述。
节目正式开播前,鲁豫排练了两次,一次比一次糟糕。一说话就嘴瓢儿,播着播着就冷场。
鲁豫提心吊胆了一晚上,凌晨四点就起床往单位走。领导比她还不安,早就候在演播室,不停地说鼓励的话,鲁豫全当耳旁风,闭着眼自顾自地背新闻。
那天30分钟的直播,鲁豫没打磕。下播后,领导带头起立鼓掌,说:
《早班车》很成功!鲁豫说新闻的风格将在中国电视上占有自己的位置。
晚上回家,鲁豫看着镜子里面容憔悴的自己,一个月以来的压力忽然放下,她一边哭,一边喃喃自语:我没搞砸,我做成了。
天赋异禀如鲁豫,也依然要在成功路上付出自己的艰辛。
1999年,鲁豫被派到奥克兰做会议报道。
为了采访到某“大牌人物”,记者们都乌泱泱地挤在开会大楼门口,希望能在会后采访到“大牌”。
鲁豫人懒,她懒得跟其他媒体同行“争风吃醋”,竟回酒店睡起了大觉。
睡醒后,鲁豫打听到“大牌”下榻的酒店地址,直接打去酒店前台,用优雅的英文腔调说:请问XXX是在这里住吗?帮我接下XXX房间。
前台没犹豫,两分钟后,听筒里传来XXX极富磁性的声音:喂,您哪位?
那次会议,鲁豫成了为数不多地采访到XXX的记者之一。
几个月后,鲁豫又一次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采访到了约旦国王。
原本,她的团队只被允许拍摄国王开会,但她让摄影师拿更换相机电池为理由,不断拖延时间,想方设法地给国王身边的工作人员塞了一张纸条。
有志者,事竟成。最终,鲁豫不仅拿下了采访,还和国王留下了合影。
2001年,《鲁豫有约》的开播,让鲁豫成了家喻户晓的主持人。
那些年,访谈节目不多。相比于高大上的《杨澜访谈录》和话里有话的《实话实说》,观众们似乎更喜欢鲁豫“唠家常”般的采访方式。
但近两年,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曾经妇孺皆爱的鲁豫,忽然就成了大家争相嘲讽的对象。
有人说,访谈节目主持人里,许知远总是以强大的个人意志,不断表达着对人生的疑惑;姜思达用各种各样的奇葩问题,向90后展示着他眼里的世界;静姐似乎和所有嘉宾都是老朋友,每一期都在展示她人脉的广阔。
只有鲁豫像个双商为零的小学生,总是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不停地质问嘉宾:真的吗?
尽管嘲讽者众,《鲁豫有约》的观众却越来越多。
如果不是鲁豫那么“不会说话”,我们也不会知道范伟的媳妇跟一位港姐同名,也不会知道建林大叔一个亿的小目标,也不会知道星仔对自己相貌的纠结。
如今,已经49岁的鲁豫依然坚守初心,哪怕依旧会有流言和诋毁,她依旧只选择自己认为最正确的方向。
就像她说的:
不要只做“正确”的事,说“正确”的话,要做你相信正确的事,说你相信的正确的话。因为前者是为了迎合别人,后者才是忠于自己。
人生百态,林林总总,她冷暖自知。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陈鲁豫·心相约》
2.《说出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