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特效药背后的生意(首款国产新冠药停产背后:创新药企应如何平衡高投入与低回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实习生 刘俐彤 广州报道
3月24日,港股上市企业腾盛博药在2022年业绩报告中宣布,公司决定结束安巴韦单抗及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项目,并已停止生产工作以将资源重新转向核心项目。这是国内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上市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
“公司已决定结束新冠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治疗项目,将会把资源重新转向核心项目:乙肝病毒(HBV)项目、产后抑郁症(PPD)和重度抑郁症(MDD)项目。”公告表示,这一决定基于不断演变的COVID-19趋势。未来无论在中国或美国或其他地区,公司预计不会再从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中产生可观收入。
作为腾盛博药目前唯一的商业化产品,这款新冠中和抗体药物曾被寄予厚望,该药物也与其股价走向密切相关。年报发布当天(3月24日)腾盛博药股价遭遇“闪崩”,3月27日(周一)收盘,微跌0.40%,报收5.01港元/股;3月28日收盘跌9.18%,报收4.55港元/股。而在一个多月前,公司股价最高达14港元/股,而2021年最高达52港元/股。
另据年报显示,这一产品上市半年多时间,仅为腾盛博药带来5160万元收入。而该药物的研发投入达2亿美元。
虽然创新药以“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著称,但产出周期长,是真正的“九死一生”之路。华南某医药研发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企业从市场和投入层面更换管线赛道非常普遍,对制药公司来说决策十分重要,而新药研发的过程必然烧钱。
投入超2亿美元
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治疗药物是中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获批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
2021年12月,该药物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的注册申请;2022年3月,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又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2022年7月,腾盛博药官网宣布,长效新冠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在中国商业化上市;2023年1月,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病例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被推荐为抗新冠病毒疗法。
据公开介绍,该药从实验室研究到获批上市,仅用了20个月,不过从获批上市到商业化上市却用了7个月。
年报显示,2022年度,公司收入由0增加至5160万元,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用于治疗COVID-19的长效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在中国商业化。2022年7月,时任腾盛博药总裁罗永庆曾在上市会上介绍,公司前后投入超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7亿元)研发该药物,确保其研发和商业化顺利进行。但是后续业绩报告指出,公司亏损4.90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4.84亿元。
报告披露,继2022年7月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商业化上市后,腾盛博药已基本将该药物的全部适销产品销售到中国25个省份的358家医院,获得收入约人民币5,160万元。作为确保人道主义援助和协助控制疫情暴发承诺的一部分,该公司在该抗体药物商业化上市前,已向中国多达21个城市的22家医院捐赠了近3000人份的抗体用于紧急救治。
腾盛博药表示,公司正在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沟通,将在完成监管机构所要求各项行动后,于适当的时候撤回紧急使用授权申请,并会与中国国家药监局进一步沟通,将在所有必要监管规定完成后于2023年第三季度撤回BLA(生物制品许可申请)。
这意味着,未来无论在中国、美国或其他地区,腾盛博药预计不会再从该疗法中产生可观收入,公司将再次回到没有商业化产品的状态。
就目前情况而言,腾盛博药如何消化销售收入与研发成本的缺口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市场空间之辨
对于腾盛博药新冠中和抗体的停产,市场并不意外。在此之前,在美国投入使用的6款中和抗体也是全线败退。在国内新冠防治药物市场上,中和抗体、口服小分子药物和疫苗互为补充。与疫苗和口服小分子药相比,中和抗体的价格较高、生产周期较长,并不占优势。
中和抗体是有抗病毒活性的抗体,可以识别病毒表面蛋白,与疫苗不同之处在于,疫苗通过诱导人体产生自发免疫力,而中和抗体则可直接用于阻断新冠病毒对人体细胞的感染。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和抗体被寄予厚望。
但是清华大学药学院原院长、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主任丁胜教授曾表示,“大分子药物包括但不限于抗体药物,从2020年秋季开始,已有多款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药物进入临床,获批上市,但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上市的抗体药物几乎对现在主要流行株奥密克戎及其在不同地区衍生的突变株都已经无效了,仅剩一两个仍有效的,但效力也有所降低。”由此可见,病毒持续的变异,带来的逃逸风险,也给相关中和抗体药物的疗效带来巨大挑战。
另外,由于生产成本高,新冠中和抗体往往定价高昂,加上多数需要静脉注射,这一定程度上也导致药物难以得到普及使用。此外,目前国外多数新冠中和抗体因为明确对变异株无效已被停止使用。
相比新冠中和抗体药物,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疗效不容易因病毒变异而改变,同时生产成本较低,更易于在市场中普及。截至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已增至6款,包括Paxlovid(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和Molnupiravir(莫诺拉韦胶囊)2款进口药物,以及阿兹夫定、民得维、先诺欣和乐睿灵4款国产药物。
如何转型成共同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20款中和抗体药物获批临床,国内在研新冠中和抗体药物至少有10款。其中,全球已有6款中和抗体或组合疗法获得紧急使用授权,包括再生元casirivimab/imdevimab联合疗法、礼来/君实生物合作开发的etesevimab/bamlanivimab联合疗法、葛兰素史克与Vir Biotechnology合作研发的Sotrovimab等。
尽管赛道火热,但中和抗体的疗效一直被业内质疑。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此前表示,新冠病毒流行株的迭代很快,平均6个月左右。抵抗不同的变异株,需要的中和抗体(抗体特异性)是不同的,半数抑制浓度也是不同的,这两个指标能说明抗体药物的有效性,此外,维持保护时长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中和抗体的保护力值得关注。
事实确实如此,随着病毒不断变异,中和抗体一度因为疗效不足出现被停止使用的情况。
2022年3月28日,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指示,全美有8个州将停止使用葛兰素史克和Vir Biotechnology联合研发的新冠抗体疗法。此前2022年1月24日,FDA宣布限制再生元、礼来/君实新冠中和抗体的使用。据再生元2022年财报,自限制使用以来,REGEN-COV在美国的销售业绩瞬间降至冰点,为0销售。
特别是随着新冠疫情的基本结束,以及性价比更高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的密集获批上市,新冠中和抗体药物退出市场不可避免,相关企业调整转型也是必然选择。
腾盛博药方面公开表示,新冠中和抗体药物疗法停产对公司经营层面不构成影响,公司会将资源再次整合,重新转向核心项目。
腾盛博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洪志表示:“展望今年(2023),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在中国开发乙肝功能性治愈疗法,以及在美国开发针对产后抑郁和重度抑郁的潜在首创疗法,为推进这两项首要临床开发项目奠定稳定基础。此外,在我们丰富的传染性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产品组合中,我们期待继续促进全新的一流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将我们成熟的内部研发能力应用到公司战略塑造和定位上,以实现公司的长期增长和成功。”
对于转型,从公开信息来看,目前腾盛博药的研发管线由针对传染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10多个创新候选产品组成,包括焦虑障碍和重度抑郁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多重耐药(MDR)和广泛耐药(XDR)革兰氏阴性感染,及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药物。但除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外,其余均处于临床早期阶段,进入临床2期的只有4项。
从优先级看,腾盛博药最重视的两个核心临床项目是在中国开发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新型功能性治愈方案,以及在美国寻找潜在的同类首创治疗产后抑郁症及重度抑郁症的方案。
其中,公司在乙肝功能性治疗领域的3款在研产品均为外来引进项目,BRII-179(VBI-2601)和BRII-835(VIR-2218)联合疗法、BRII-179(VBI-2601)和PEG-IFN-α联合疗法由腾盛博药开展研究,VIR-2218(BRII-835)和PEG-IFN-α联合疗法、VIR-2218(BRII-835)和BRII-877(VIR-3434)联合疗法由Vir开展研究。据年报披露,上述试验阶段性结果均将于今年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公司GSK已于2022年6月发布了其HBV(乙肝病毒)功能性治愈药物Bepirovirsen临床IIb期试验B-Clear的中期分析数据,约30%的慢性乙肝患者在临床试验中实现了“功能性治愈”。腾盛博药同类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披露后,市场会将其与这一指标直接作比较。
另外,国内其他企业的乙肝治疗药物进展,也会影响到腾盛博药的产品竞争力。据华安证券2月23日的研报,目前布局乙肝创新疗法的公司众多,除了腾盛博药,还包括进度较快的歌礼制药、康宁杰瑞等。
总之,面对变化的市场,对企业来说,错失时间窗口或许是最大的挑战,而接下来如何快速转型都将会是共同的难题。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