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不可发布违法信息/重复内容/垃圾内容/拼接内容/软件自动发布,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问答神州(打破不均衡的全球化,中国正成为主要推动者)

发布时间:2023-04-08 17:30:00  来源:网友自行发布(如侵权请联系本站立刻删除)  浏览:   【】【】【

?问答

Q&A

神州

2021.11.12


CIIE

开放·决心

全球化智库理事长 王辉耀:中国原来是参与全球化,现在变为主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联合国副秘书长 刘振民:“全球化”不可逆转。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第四任秘书长 周文重:不均衡的全球化是不可持久的,不可持续的。

香港大学环亚经济研究所所长 陈志武:2011年暑假,是中美关系非常关键的转折点。

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执委会主席 陈启宗:中国,不是一个历史上侵略别人的国家。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董事长 孙成海:进博局是从各方面抽调来的,当时只有我一人。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 李勇:继续改革开放,有很多举措,进口博览会就是其中的一大举措。

《问答神州》2021年进博会特别节目--

《开放·决心》

2021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四十三个春夏秋冬。在过去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实现了与世界的资源互通,也面临着来自贸易壁垒的挑战。

近些年,以美国挑起的对华贸易战为典型,全球化动力由强转弱,进入阶段性调整期。


全球化智库理事长 王辉耀

吴小莉:过去,全球化是很流行的一个词,但是最近看起来,好像反全球化的逆潮来了。

王辉耀:对,在十几年前,比如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当时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实际上也是全球化的概念。

吴小莉:中国也确实在全球化当中得到了好处,也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分子,但现在反而是提起全球化的美国反过来走了。

王辉耀:是,有这个趋势。中国原来其实是参与全球化的,但现在变成了其主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这个是很大的变化。


吴小莉采访联合国副秘书长 刘振民

刘振民:近几年出现了所谓“反全球化”的声音,甚至出现了美国特朗普政府想消极对待全球化的趋势,欧洲出现了严重的反全球化浪潮。这不能完全责怪全球化,只是说全球化还要进一步完善。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倒退,只能往前走。在往前走的过程中,怎么实现一种更公平、更包容、更可持续的全球化?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中国的经济总量增长了2.5倍,并且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急速扩容的经济规模与不断升级的消费能力,使得中国与世界的政治、经济关系逐渐发生了变化,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不时甚嚣尘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而世界则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吴小莉采访香港大学环亚经济研究所所长 陈志武

吴小莉:我记得您在2017年的时候,就曾经说过,美国的参、众两院对中国的提防和警惕是在加深的。

陈志武:据我的了解,不管是左翼还是右翼的美国智库,最大的共识就是要对中国更加强硬,包括对中国的经济、军事、科技、金融政策,都要做非常全方位的调整。

吴小莉:什么时候开始的?

陈志武: 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那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会议完了以后,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回到美国,从2011年开始,就要重返亚太,开始调整对华政策。当时我们都知道,2008年、2009年的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四万亿刺激给亚洲经济带来很大的帮助,韩国、日本、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家,都从中国的四万亿刺激中受益非常多。所以在2010年、2011年,这些国家就看到了中国的经济实力,看到中国的所做所为对他们的直接帮助那么大。所以他们就在思考,是不是在其它方面,尽可能跟中国站到一起,更紧密地合作。就在这个时候,国际局势就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吴小莉采访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执委会主席 陈启宗

陈启宗:1991年、1992年左右,美国就有一批鹰派人士已经开始写文章,说美国不应该容许任何国家,能够成为美国任何方面的威胁: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等等。但是在以往这三十年中,这些人是少数。大多数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都不是这样认为的。可以说,我们都是在尝试,把理性的声音注入到社会里面。但是有两件事:第一,中国的发展让他们大吃一惊。再来,当时有些美国人真的认为,中国有钱了、发展了之后,就会接受西方价值观,结果没有,这又是一个严重的误判。中国明白,如果不自身发展,是不能生存下去的。所以它就必定要全面发展,这就把美国人吓坏了。我一直以来都说,中国的意图是好的,在历史上,中国不是一个侵略别人的国家。你不打它,它不会打你。

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上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此后,连续四年的11月5日到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进博会如期而至,奉献出一场场全球贸易的盛会。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第四任秘书长 周文重

吴小莉:“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全球化,那么现在,尤其是欧美国家出现了反全球化的声音之下,中国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去实现全球化的下半场?

周文重:过去的全球化,应该说是发达国家主导,所以全球化当中的一些规则,是更加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这造成的结果就是贫富差距的扩大,发展中国家应有的利益没有得到维护,这个问题需要加以纠正。中国主张的是更加开放、更加均衡、更加互赢的一种全球化。发达国家也应该认识到,只有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发展起来,它们才会继续从全球化中得到发展。所以这种不均衡的全球化是不可持久、不可持续的。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 李勇

吴小莉:您曾经提到过,中国首届进博会可以说是全球范围内第一场规模大、覆盖广、意义深的进口博览会,为什么会这样说?您觉得在这个节点上举办进博会,意义在哪里?

李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来,要把它变成我们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改革,四十多年来,我们通过改革开放,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到了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那么接下来怎么走,能不能走得远,能不能从第二大经济强国变成第一大经济强国,我认为继续改革开放是一条必须走的道路。所以这个进口博览会,就是其中的一大举措。另一方面,我觉得中国也到了一个时候,就是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要有更高层次的创新,要有更高层次的引进科学技术的能力。还有,科学技术的进入,跟资金的进入也会紧密相连。

是否能成为国际一流的博览会,展品质量是重要的考量因素。首届进口博览会吸引到了全球众多知名企业参展,包括75家世界500强和145家行业龙头。到第三届时,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增加到274家,展品除了具备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特点之外,还呈现出从“为中国制造”到“为中国研发”的趋势。


吴小莉采访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董事长 孙成海

孙成海:进博会企业展最大的特点叫双境外,企业在境外注册,展品是境外生产或加工。这个进口展看起来是一个综合展,事实上每个不同的板块都是专业展,含有很强的专业特色。

原来各国的很多企业,可能不了解我们进博会到底是什么展会,它过往都参加全球开展的专业展览。没参加过或很少参加这种综合展的公司,会怀疑进博会的效应。这些公司来之后,确实感觉到进博会是很好的平台。经过参加第一届进博会后,局面打开了。

吴小莉:首届进博会有一些明星产品,这是我们邀请的,还是事先对他们提出的标准?希望这些企业来的时候都能有一些新科技、高科技,甚至黑科技。

孙成海:我们会提出方向性的要求,并没有具体所指,希望他们带来高精尖、创新的产品,具体什么展品由企业自己决策。只要符合中国境内的法律法规,我们就愿意让这些公司参展。

吴小莉:前三届有哪些您印象深刻的黑科技?

孙成海:比如日本的爱普生,它有一台废纸再造机器。第一,它体积小,将打印用过的纸不需要用水,就可以直接加工做出新纸,现场展示废物利用,几秒钟就加工出一张纸来了,据说很多公司向日本爱普生订货。另外,医疗方面的明星产品更多,技术装备也有,比如德国的维特根,很多城市的马路可以用维特根的机器挖开,把马路废渣倒在车后箱直接加工,然后重新铺路。陕西的工程公司已经买了这个设备,也开始利用。这些很先进的产品,对我们制造业的提升很有帮助。

吴小莉:有些境外企业,开始为中国的采购商量身定做、研发一些产品吗?

孙成海:在我们进口的技术装备、消费品,甚至服务贸易中都有这类例子。一些先进的医疗器械参展进博会,这些企业会从药品到技术到器械,为适应中国的市场需要做一些调整,甚至根据中国人的体质需求进一步研发,第二届进博会的明星产品 – 世界上最小的心脏起搏器就是一个例子,现在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临床应用。

2021年第四届进博会,美国企业参展数量再创新高,达到200家左右,其中有不少企业是一连四届进博会的“常客”。有评论认为,十四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是美国企业无法拒绝的巨大商机。

孙成海:美国的企业还是特别看好中国市场。前三届进博会,参展的美国企业数、面积数都是名列前茅的。所以,我们觉得美国企业对进博会的热度没有减弱。而且这些美国企业,在进博会上还是比较活跃,另外,他的收获也都不小。这几年的进博会,我们也在摸索消费者、参展商的心理,同时,我们更要跟住国家的大政策。

更多精彩,敬请收看

2021年11月12日首播的

《问答神州》2021年进博会特别节目

《开放·决心》


编导:郑书筠

编辑:马晋

责任编辑:
相关评论我来说两句

机构最新动态

实力商家展示

  • 云霄一手货源
  • 一手货源
  • 商家通
  • 潮牌工作室
  • 广州市新翼服饰
  • © 烟立秀货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