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凤凰人(扶贫|承诺2020:中国很快将没有穷人)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中国政府承诺5年整体脱贫计划的第一年,不久前,有记者从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根据统计,去年,中国减贫人口1240万人,超额完成年度减贫1000万人的目标,脱贫攻坚首战之年可以说是开局良好,众所周知,时至今日,一些条件好一点的贫困地区和百姓都已先期脱贫,剩下的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
中国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绝大多数分布在中西部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中国贫困人口共有7017万人。从区域来讲,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确定了14.8万个贫困村。这些重点县和贫困村,分别覆盖了农村贫困人口的60%和80%以上。而我们的节目组也历时一年,深入走访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贫困县,并且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些地区和人们生活的点滴变化。
西海固|移民搬迁
西海固
西海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沙粒跑”,焦旱的黄土、赤裸的山壑,鱼不生,树不长,苦寂甲天下,这便是西海固最真实的写照。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西海固人口不断增加,然而环境遭到破坏,当地水土流失加剧,同时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气候条件、薄弱的经济技术,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情况异常突出。处于宁夏中南部山区的西海固 成为自治区最为贫困的地区。
西海固村民
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一直是西海固的基本现状,发展技术薄弱 生存条件艰苦,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长时间来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西海固的穷,穷在水上,这里山大沟深,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是降水量的十余倍,人们吃水只能够依靠汇集雨水 或者从很远的地方拉水解决,饮水安全很难保证。马西亮居住的固原是原州区开城镇上清石村吃水要到几里去拉,种田也是靠天吃饭。“天痨收不回,天旱长不起”。
“
马西亮 西海固村民:
这以前的生活环境离水太远了,我们几乎还在2公里外要挑水,用担子挑,一早上忙忙呼呼起来就去挑水,挑水回来以后再干其它的活,要是去的迟了 那个泉里面还没水,早饭你就吃不了,还要等到中午以后那个水淌满了才挑去,很困难。
”
西海固村民
2010年宁夏自主区发改委的统计资料显示,西海固地区仍有超过105万人的扶贫对象,占宁夏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35万人处于极度贫困状态,移民搬迁成为西海固人摆脱贫困迫不得已的选择。2011年自治区起动一项移民扶贫工程,从苦寂甲天下的西海固 到搬迁35万贫困农民,安置到近水、沿路或靠城等 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帮助他们彻底拔掉穷根。然而,移民搬迁不是简单的搬家,这些贫困群众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迁到陌生环境,很多人对未来充满了未知与畏惧。
“
马西亮 西海固村民:
故土难离,肯定还是想念家乡嘛,我始终在那个地方,从生下以后又长到50多岁,我到这儿的四年,我走的时候已经51了,今年55了,肯定思念家乡。
”
按照政策生态移民每户建设54平方米的住房,政府每户补助2.5万元,需要住户承担1.28万元,可是对于不少家庭来说 这笔钱无异于天文数字。全村67户开始只交了40多户,而马西亮当时也犹豫不决,于是他决定自己先到移民点去看一看。看完初具规模的定居点后,回到老家马上把家里的牛和马都卖了,凑钱把房款交上,而对于没有看过房子的老百姓来说,还存在顾虑,此时乡政府又组织全村的人参观了定居点。
“
马西亮 西海固村民:
我们一定住那个地方,以后发展前途大的很,周边有葡萄园还有公司。我们去只要勤劳,每天都有活干,每天都有钱挣,就算是我们一天挣70、80块钱,我们每天坚持干,就是有钱。
党中央国务院从共同服务富裕两个大局出发,将东南沿海十个较发达的城市西部十个较贫困的省区结成对子,形成东西扶贫协作,指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西海固的扶贫 离不开东西对口帮扶的支持,帮扶的重点则是宁夏的最贫困的地方-固原市。在条件便利的地方,建设了一批生态移民示范村和124个闽宁示范村。
生态移民示范村
马西亮所搬迁的闽宋镇就是其中一个示范村的合作项目。每家一个独立小院,两间砖瓦房,并配备一台热水器,一个太阳灶和一个卫星接受器,同时水电实现全部入户,村里设有活动室、卫生室、文体室及小学幼儿园超市等社区化服务设施,村落干净整洁,靠近公路出行十分方便。
2011年开始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35万生态移民工程,投资105亿元用五年时间 将近35万生活在不适宜居住、不适宜发展环境里的贫困群众搬迁出来,再用五年时间 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统计资料显示在这轮移民潮中。共有684个行政村、1655自然村先后迁离。
佛顶山村|旅游扶贫
农家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到节假日,都会约家人、朋友到郊区的农村休闲度假,品尝农家饭、采摘瓜果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在中国很多贫困、边远地区,随着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很多有特色的乡村慢慢被发掘出来,体验民族文化、观赏乡土民居、品尝绿色农家饭,乡村游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而乡村旅游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如何让乡村旅游成为扶贫的主要动力和旅游的市场主体,各地都有不同的做法。
这里是贵州省石阡县坪山乡佛顶山村,一个仡佬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绵延的水稻田错缀其间,蜿蜒清澈的包溪水穿寨而过,村民们依山傍水而居,敬仰自然,保护生态早已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这样一个有特色的村寨被阻隔在大山之中。
“
黄秀金 原佛顶山村村书记:
不通路,交通很不便,有得生病吧,都要用那个担架抬出去,我们这里的经济来源,像养猪啊,要是卖一头猪,就是全寨人,等于抬担架把那个猪抬着出去卖,抬到最近的集市上都要两个小时。
”
佛顶山村在2000年以前,是一个贫苦落后的小山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六百元,逢年过节,许多村民都要借钱,不少男人年过中年还娶不上媳妇。面对贫瘠的土地,粮食广种薄收,地处大山深处,地域偏远、信息滞后,佛顶山很多村民迫于生活,背井离乡,到外地糊口度日。为了维持生计,村里一些人冒着生命危险上山抓五步蛇,卖给外面的商贩,来换取微薄的收入,以此维持生计。
“
黄秀金 原佛顶山村村书记:
就在2003年以前,他没出路,但是呢,我们这里盛产五步蛇,当时很值钱,抓一条那个时候可以有几十、百把块钱的收入,他子女要上学,家里面有事要做,他没办法还得去做,当时我们这边有两户都是被蛇咬死的,还有周边村寨的加上那就是几十人。
”
在这种情况下,
旅游扶贫成了佛顶山村的一条出路...
“
李小云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越是贫困地区,反倒越容易发展旅游,这跟我们什么有关系呢?旅游它一定要产生文化的差异性偏好,视觉性的、感觉性的差异,越是落后的地区,因为它没有建设过,它还保持原来那个状态,所以它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好的旅游产业。应该强调贫困群体为中心的,以提高他们自己直接参与到旅游去能力的,这样一种开发。同时我们并不反对,我们要积极借助外部的、市场的、公司的力量来进行运营,贫困群体为中心,让他们成为旅游的主体。
”
佛顶山村位于佛顶山风景区脚下,这里依山傍水,竹木葱绿,独具特色的吊脚楼,清水池塘,石板巷子,古老的仡佬族文化,由于是在保护区范围去,良好的环境,优质的空气,使得这里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村民们自发的组织起来,开办农家乐。为了带动全村人发展旅游,佛顶山村村支书黄秀金多次外出洽谈合作伙伴,但是他提出的条件吓退了很多投资者。
“
黄秀金 原佛顶山村村书记:
当时也来了很多外地的想到我们这里来投资的老板。他来看了我们资源觉得还可以。但是一听说要考虑老百姓的出路,他们就觉得不划算了。后来我们觉得这个没希望了,反正都是靠自己,自己要干出点名堂来,就这样坚持。
”
刚刚起步的乡村旅游,由于是一家一户个体经营,村民相互之间存在抢客、利益分配不均、价格不同等问题,村委会商量采取入股分红的办法成立村旅游协会,利用协会统一管理景区。
“
黄秀金 原佛顶山村村书记:
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就考虑还是要成立协会,让景区的所有资源属于大家的资源,资源共享。就是说,这个泛泛的旅游,把大家团结起来,让大家觉得,尽量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有钱赚,不管钱多钱少,反正有一分钱大家都有一份。他这样,他就觉得有希望。那个时候很穷到什么程度?由于部分村民入股没有钱,就把自家猪卖了,卖了一两三百块钱,我们两百块钱一股,就是说,后来才把这个钱交上来。
”
在村旅游协会的带动下,佛顶山村打开了致富路。如今,村里设立了住宿、餐饮和导游多个部门,不仅开通直达县里的小巴车,更开发了多个旅游项目,而农家乐成为最受欢迎的项目。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如今,佛顶山村旅游协会会员已经发展到110户,全村村民人均年收入6000元,户均收入达到2万元。当绿色成为我们生活的主色调,原来的劣势可能就会变成优势,良好的生态、绿色的产业和回归自然的乡村游将带动更多的农户脱贫,收获更多的生态红利。
青神县|产业扶贫
如今,在不少中国传统手工艺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及贫困地区,鼓励村民从事传统手工艺劳作,成立农村手工艺合作社,成为了扶贫的另一种方式。手工艺生产者直接寻找市场和消费者,减少贸易中间环节,将传统技艺融入新锐设计,让中国的手工艺产品更具时代气息,不仅仅是保护和发掘民间手工艺,更重要的是帮助贫困地区人群改善贫困面貌,达到脱贫的目的。
陈云华
青神是中国唯一的竹编艺术之乡,陈云华从事竹编艺术的开发、研究已经四十多年。他的爷爷是一名竹编手艺人,从小跟着爷爷生活的他也学得了这门手艺。在一次偶然的交流活动中,一位日本学者看到了陈云华巧手做出的竹编。
“
陈云华 青神县竹编协会会长:
因为80年代那时候中国也是扇子比较行销,空调也很少。所以有一个日本人,他说你能不能编我的首相,我说行,你把首相画一张画,我就在竹扇上编出来了,现在我们编的很精美的扇子一样,把头像编在山上,比如说把太皇后编在上面,她很高兴的。当时一把扇子我们只收20块钱,后来我卖了他100块钱,这个扇子很小,就是2分钱的竹子成本钱,卖了一百块钱,很高兴。
”
青神县竹编制品
一把竹扇竟然有那么大的价值,这让陈云华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商机,他要让中国的竹编文化走向世界,他决定,在他生长的土地上开办合作社,带动整个竹编产业的发展。1984年,他在青神县南城乡举办了首期竹编艺术培训班。从此之后,他就走上了培训竹编技术的道路。30多年间陈云华四处奔波,共举办培训班500多期,培训了数万人次,带动竹农走上了竹编致富之路。
“
陈云华 青神县竹编协会会长:
那个时候几块钱一天,十块钱一天,非常艰难,但是我们一把大家组织起来,工资增加了,从30块、40块、50块,到现在要100块钱一天才肯做,就是这么贵。往往第一次都是我做,我做好之后我就交给农民做。像这一批产品是全部交给农民做的。
”
外国友人在青神县体验竹编艺术
从贫困农民家庭的竹编小买卖发展到到成为竹编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开办合作社、产业园,陈云华通过自己多年的实践与经验,发展了竹编工艺品的市场,在他的眼中,竹编不仅是艺术与文化的结合,更是对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陈云华的带动和引领,竹编产业已经成为青神乃至四川的知名产业,而这些各式各类的产品也正在从中国走向世界。
“
陈云华 青神县竹编协会会长:
我下一步打算,我们省政府把它作为四川的自主产业,把这个规模搞成三平方公里这么一大规模,然后把这个竹编产业链延长,把它做大,而且现在我在做一个什么,把所有的家具一套全部编,有家具公司跟我说,他们的家具很好卖,一个马桶都几千块钱,他说将来马桶都要竹子编,编出来以后它是非常新奇的一个东西,非常漂亮,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竹编就有很大的市场,如果真正把生产艺术和当代人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它就是一个很长的产业,到时候发挥的作用更大的。
”
中国扶贫规模之大,扶贫范围之广,扶贫人数之多,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俄新社2月底刊登的《中国很快将没有穷人》一文中说到:“近10年来,中国在脱贫方面创造了世界纪录,近30年来,那里有7亿人摆脱了贫困,处在国家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不超过2%,中国的目标是在4年内把这个数字变成0。”而在今天,那些仍处在贫困边缘的人们也正在通过自信与努力,让脚下那片叫做家乡的土地燃起新的希望。
更多有关中国扶贫的故事,
敬请关注
本期《凤凰大视野》之
“承诺2020-中国扶贫纪事”
《 承诺2020-中国扶贫纪事 》
3月6日——3月10日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20:00—20:30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
09:00—09:30
16:15—16:45
编辑:伊梵 倪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