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下水道(暴雨来了,城市下水道真的管用吗?)
一直以来,德国的下水道工程和各种防洪“神器”都被我国媒体和公众津津乐道为城市“ 良心”。但当今年6月底,全面进入暴雨期的柏林在不到24小时里降下了超过往年整个6月份两倍的暴雨时,这座城市的地下室和地铁口被淹没,下水道也溢出水来,整个城市“看海”的景象与我国暴雨来袭、城市积水严重的场景并无二致。
这不能不引人思索,德国等发达国家城市的下水道真的像“传说”中那样“神奇”吗?最“厉害”的下水道一定能保证城市不积水吗?
图/CFP@视觉中国
德国下水道:谣言与真相交织的传说
每逢大雨,我国有城市积水积到可以“看海”,关于青岛地下排水系统的“传说”就会被一再拿出来宣扬:德国人百年前在青岛留下的排水系统造福至今,使青岛成为中国唯一不怕水淹的城市。据说,有次青岛遭遇了近一天一夜的强降水,有路段突发积水,排水工人打开应急排水阀,倾盆大雨两分钟轻松排完。这真是羡煞了北京、武汉等城市的“小伙伴们”。
事实上,据在青岛排水部门工作的业内人士乔全荣称,当年德国工程师在青岛一共建了80公里的排水系统,大部分被改造,原汁原味的只剩下不到5公里。此外,德国造的排水系统在青岛前海,本身坡度大,流程短,不容易积水。而且,青岛并非不积水,老城区有时候也积水,但丘陵地形使得下雨的时候积水快,排水也快,最怕的是短时强降水或者长时间的强降水。
那德国的下水道工程到底怎么样?以慕尼黑为例,在慕尼黑市地下,一共有2434公里的地下排水管网,分布着13个地下储存水库,共有70.6万立方米的容量。当暴雨来临时,这13个地下储存水库会变成13个“缓冲区”,暂时储存雨水,然后将雨水慢慢释放到地下排水管道,确保排水水量不会超过排水设施的最大负荷。
慕尼黑二战前开始建设第一个污水处理厂,后来又建了第二个污水处理厂,也是慕尼黑现在最大最重要的污水处理设施。2434公里的地下排水管网每天会将各种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输送到上述两个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的水再排进河流,确保不会给环境带来危害。
此外,尽管德国在青岛的排水管道没有留下多少,但的确留下了雨污分流的经验。
伦敦工业奇迹:亦难阻天气影响“公投”命运
像慕尼黑一样,法国巴黎、日本东京、意大利罗马的城市下水道都令人惊叹。设计于 19 世纪的巴黎地下下水道系统被誉为“地下城的博物馆”,塞纳河畔的下水道博物馆还可供游客参观,探究巴黎的“五脏六腑”;1992年开工、2006年竣工的东京地下排水道深达60公里。
英国伦敦下水道系统更是成为人们惊叹的奇迹。2003年,英国广播公司拍摄完成了一套纪录片,介绍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地的七大工业奇迹,伦敦下水道即为其中之一。
据称,1865 年完工的伦敦地下排水系统工程全长2000公里,工程前后掘土量超千万吨,几代数十万最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参与工程建设和后期维护。在近两百年的时间里,伦敦的地下排水系统屡受考验,不仅能排水,还能作为拍摄电影的场景、为伦敦地铁隧道降温、为泰晤士河消除异味等。
但即便拥有这样强大的城市排水系统,暴雨中伦敦积水、城市被淹的消息也常常见诸报端。当地时间2016年6月23日是英国“脱欧”公投日。此前民意调查显示:英国公投的两派阵营旗鼓相当,且“留欧”阵营略微领先。但公投日当天暴雨连连,60多座受影响的建筑物积水达到1米深,街道积水严重,路上到处都在堵车。最终,天气“左右”了英国的命运,“脱欧派”赢得胜利。
其实,在2016年席卷欧洲的暴雨中,由于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不少城市因出现积水而能“看海”。
这样看来,在特大暴雨面前,这些令人惊叹的城市排水管道有时也显得“无能为力”。
有足够宽的下水道,就能让城市不积水?
照理说,下水道越宽,排水越快,那为什么城市下水道不能建得更宽一些?
乔全荣称,就排水系统建设来说,理论上讲,是可以做到不积水的,但还要考虑成本问题。比如,800毫米管径可以保证100%不积水,300毫米管径可以保证95%不积水,成本却相差两倍,到底如何选择?更何况,地下空间够不够?毕竟一条马路下面埋了十几种管道,不是想建多大管网就能建多大管网。
西欧地区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一年四季都有水患;日本也属海洋性气候,多台风和降水。在典型季风气候的影响下,我国汛期降水频繁,但汛期一过,北方很多地区实际上极为少雨。况且,我国城市发展速度很快,一旦城市形成,再重建排水管道系统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从成本上来讲并不划算。
无论是伦敦、柏林、巴黎、罗马、东京,还是我国北京、上海,所有大城市的通病是路面硬化。下雨的时候,草地最有利于“锁住”雨水,泥地也很方便下渗,但城市里的建筑、道路、交通无一不是水泥、地砖、沥青等硬化过的路面,在雨水完全交给排水管道处理的情况下,想要不积水,实在太难。
另外,城市过度抽取地下水、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开发导致城市海拔高度不断降低。处在低洼地带的城市,又如何寄希望大雨瓢泼之时迅速排水?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地球,暴雨的纪录正在被一次次打破。无论下水道管道多宽,总会有更大的暴雨。因此,破解的法门或许在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且不要完全依赖城市下水管道。(文/张格苗)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责任编辑:小雨
七天天气预报看这里!!!-----链接地址:http://3g.zgqx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