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刘学州亲属委托律师起诉网暴者(马上就评|“刘学州亲属诉网暴”案,能否成为反网暴的“破折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孔雨童
9日,“刘学州亲属起诉网暴者”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在这个15岁男孩经历了被网暴,去世,网络舆论转向“抨击对他的网暴”之后,其亲属迈出了法律程序上追责的一步。按律师的说法,亲属方将提起民事侵权诉讼及刑事自诉——这是目前类似事件中两种常见“求责”方式。
中国有句古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但在这件事中,需要对大众呼吁的却是,勿以恶小而“不为”——此“不为”,是对网暴的逆来顺受、忍气吞声。近些年,网暴正在无差别攻击每一个出现“可攻击靶点”的人,且愈演愈烈。但整个社会相关的“防御体系”却远不够坚固,不论法律、平台监管,或是大众的反网暴意识、行动力,都尚薄弱。
刘学州作为饱受网暴之苦且付出生命代价的受害者,其家属决定用法律捍卫他的权利,打击这种违法甚至犯罪的行为,是令人欣慰的。我们期待继“取快递女子案”之后,“刘学州家属起诉网暴案”能成为一个新的范例,鼓励更多的人拿起法律武器,对抗这些赛博世界仿佛无人能敌的魔法。
这一案件的最终结果,要等待司法机关厘清事实、公正判决,这些不该由大众“打击网暴”的意愿和舆论情势左右。但我们透过“刘学州”案件,更应该看到并关注的,是更多普通人在遭受网暴后“求责”的路径是否顺畅的问题,它更有普遍意义。
刘学州去世后的近段时间,不断有法律专家、媒体对当下网暴“求责”的难点报以关注——如网暴立案难,求证难,成本高却处罚轻等等。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毛洪涛就提出,目前国家针对网络暴力的规定散见于多部法律及相关规定中,“比较零散,不成系统,法条之间又缺乏协调配合,难以应对十分复杂且日益严重的网络暴力。”他建议,出台专门的反网络暴力法解决这一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姜涛也表示,可考虑修改刑法中对诽谤罪属于自诉犯罪的规定,将诽谤罪在特定情况下规定为公诉犯罪,可解决被网暴者取证困难的问题。
也有专家称,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或许加强平台事先审核责任更为迫切——“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以压实平台责任。”
不论如何,希望少年以生命为代价的这次“抗议”和诉讼,留给世界的不只是感叹号,更不是省略号。我们希望它是一个破折号——成为一个助推多个领域反网暴能力提升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