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2火箭炮(中俄远程火箭炮发展史,中国越变越精确,俄罗斯拒绝变精确)
一:俄罗斯重型火箭炮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使火箭炮成为火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BM-13喀秋莎火箭炮又坚持了几十年,先是作为作战角色,然后作为训练工具,还出口到社会主义附属国,战后不久,自旋稳定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稳定翼结合使用,都提高了火箭的精度,战后初期,使用的固定翼需要的火箭需要轨道或框架,发射管最初仅限于发射无翼自旋稳定火箭,在随后的几年里,可折叠的翼的出现使发射管发射自旋稳定火箭成为标准配置,BM-24火箭炮是苏联在战后的第一种远程火箭炮,12枚240毫米火箭安装在il -151卡车底盘开放式框架上,BM-24的后续版本EM-24T使用了Zil-157卡车的底盘,发射装置由一组发射管组成,比开放式框架短,但使火箭达到了同样的弹道性能。240mm火箭通过在火箭体末端使用有角度的喷嘴来旋转稳定,高爆弹头通常会产生一个直径5-6米、深3-4米的弹坑,BM-24被出口到几个华沙条约组织国家,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在苏联服役。
BM-24火箭炮无论在射程还是精度上都存在很大的大的问题,而此时苏联火箭弹自旋技术和尾翼稳定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因此研制新一代9P140“飓风”多管火箭炮系统,重型火箭炮概念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 在概念阶段,MT-S履带式运输车被用于作为底盘,但是开发人员最终将高机动性的Zil-135轮式底盘取而代之。这款8x8车辆具有一流的越野机动性,底盘后部的转盘发射装置由16个发射管组成,发射管有铝螺旋格栅,可以使火箭稳定旋转,可以从5度上升到55度,可以从30度上升到另一侧。玻璃纤维乘员舱包含通常的点火控制和在点火期间保护挡风玻璃的金属百叶窗,火箭炮一个独特部分是9T452再补给车。9T452使用与运载火箭相同的底盘,携带16枚火箭。当补给车与运载火箭对齐后,车载起重机将火箭转移到装载轨道上,机械夯锤将火箭推入发射管。.
9P140“飓风”多管火箭炮除了在发射期间的旋转,在火箭尾部的折叠鳍也提供稳定,火箭最大射程35公里(在当时是射程最远的炮兵武器了),最小射程10公里。可以通过使用安装在引信后面的空气动力制动环缩短至8至9公里,类似用于122毫米火箭的制动环。这些圆环还有助于保持更一致的圆形撞击模式,无论射程如何,一排16枚火箭弹的覆盖面积可达43公顷,威力是三倍于BM-21火箭炮,16枚火箭每隔半秒就能发射一次。还有一种“参差不齐”的发射模式,即第一枚火箭每隔半秒发射一次,其余火箭每隔两秒发射一次,9P140通常是陆军或军区级别的火力支持系统,在国家接受测试之后,它在1975年进入服役,代替霍斯BM-24和BMD-20。和BM-21一样,它也经历了广泛的战斗使用,包括在阿富汗、车臣、俄格战争、叙利亚,以及乌克兰东部冲突双方的行动。该系统的外国用户包括坦桑尼亚。几内亚。阿富汗,Bclarus,哈萨克斯坦,叙利亚,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摩尔多瓦,秘鲁,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和也门。
9P140“飓风”多管火箭炮的射程还是不能满足苏联要求一种远程火箭发射器,能够广泛打击敌人纵深的直升机在着陆区,指挥和控制的基础设施等目标,9A52龙卷风多管火箭炮在美国M270多管发射火箭系统后不久服役,发射的火箭射程超过两倍,尽管它缺乏M270的快速重新装载能力和先进的导航和火控系统。9A52火箭炮使用MAZ-79111底盘,9T234再补给车使用MAZ-79112底盘。12个300毫米发射管位于机箱的后部,在左后角是炮手的工作平台,一个全景瞄准望远镜,并横切和纵切控制,在每个管螺旋槽提供稳定的旋转,仰角从0度到55度不等,可以在任意方向上移动30度。单次发射覆盖面积超过67公顷。
补给车辆携带12枚火箭,火箭通过车载起重机转移到装载轨道上,装载轨道上安装了一个夯锤,将火箭推进发射架。整个过程相对较慢,一次完全的重新加载大约需要35分钟,9P140“飓风”多管火箭炮至少有7种弹药,一枚火箭弹重量都是800公斤,只有9M528HE火箭弹重量815公斤,长都是7.6米。弹头重量都是243公斤,射程70公里(20-25公里最小射程),弹头的分散范围的0.25%,除了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秘鲁。阿尔及利亚。科威特、阿联酋和印度,
二:中国远程火箭炮
9A52龙卷风多管火箭炮还有一个用户是中国,不过用的却不是原版的9A52龙卷风多管火箭炮,虽然03式多管火箭炮设计概念、基本结构等方面仿造了9A52龙卷风多管火箭炮,但是仍然有相当地不同,很多技术是自己加以改进的,弹药不能通用。在03式多管火箭炮之前,中国北方工业公司还研制了83式273毫米火箭炮作为远距离压制武器,其主要任务是压制敌人纵深内的技术兵器和有生力量,集群坦克、炮兵阵地,兵营,机场以及各种面目标,火箭炮以60-1式中型履带牵引车为底盘。发射架为箱式桁架结构,在定向器床上,上下装有起导向作用的滑轨,战斗转行军只需1~2分钟,重新装填到第二次射击需5~6分钟,一次连射4发/75秒,并可单射和连射,火箭弹长4753毫米,弹径273毫米,全弹重484千克,战斗部重134千克,装药重33千克,杀伤半径69.8米,射程:最大40千米,最小23千米,这种火箭炮最大的缺点是精度差,只少量试用后就淘汰了。
03式多管火箭炮的研制是从几张9A52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的照片开始,在1989年的研发初期是花了整整4年时间用算盘一组组地算数据才论证完火箭炮的原理性,最终火箭炮的理论射程和精度都和9A52龙卷风多管火箭炮差不多,随后开发了射程150公里的AR2、220公里的AR3(300毫米口径)、280公里的370毫米口径AR3等等新型远程火箭炮,多个中国兵器集团先后生产多管火箭炮,品种让人眼花缭乱,竞争高度激烈,并且各有出口成绩。北方工业公司的拳头火箭炮是300毫米AR-2(05型),最大射程为130公里(外国用户),中国陆军自己使用的05型最大射程150公里,12联装发射车重量44.5吨,为了降低售价和发射车重量,北方工业公司还推出了8联装的AR-1,重新设计了发射器,为4+4联装结构,重量32.5吨。北方工业公司最新研制了射程220-280公里的AR-3300-370毫米十管多用途火箭炮)。这种火箭炮同时也可以发射300毫米的AR-1、AR-2系列火箭弹。370毫米的火箭弹名称是BRE6,使用GPS制导,弹头部位增加了4片安定翼,用于方位调整,射程290公里,载车是WS-系列,整个发射车辆重量45吨。
航天科技进出口公司拿出的是A-100,A-100拥有两种基本弹药,分别是射程60-120公里的A-100-311和射程40-80公里的A-100-111,还研制了射程200公里的A-200,A-200、A-100有多种通用弹药。前者增大射程的主要方式,通过减少战斗部(弹头)重量实现的。因此巴基斯坦陆军装备的A-100在射程上超越了印度陆军的对手90公里射程的9A52龙卷风多管火箭炮,不过中国陆军却没有装备A-、WS-系列火箭炮,两大系列都使用TAS450系列运载车。该公司火箭炮拥有自己的体系,一种是简易制导多用途火箭,形成A-100/111、A-100/311、WS-2、WS-22联合打击体系,射程分别涵盖40-80、60-12070-200、45公里。
而采用GPS实现精确打击火箭炮体系是:A-200、WS-3、WS-3A、WS-32,分别涵盖200、200、280、150公里。三、非制导型火箭炮体系是射程180公里的WS-1B、100公里射程的WS-1、WS-1B、45公里射程的WS-15。A-系列多用途火箭炮均为300毫米。WS-1、WS-1B、WS-2多用途火箭炮的另一个特点是直径为600毫米,实际上已经是短程弹道导弹的结构,如果加上末段制导系统,很轻易地变成弹道导弹,这一设计是十分聪明的,非常吸引希望发展短程弹道导弹的国家。
几大公司提高火箭炮精度的方法也不一样。例如A-100、AR-2都使用简易诱导系统以扩大精度。但是方法有所不同。A-100采用横向姿态修正+纵向射击修正的方法来提高命中精度,因此在弹头段的后部设计了燃气喷口,而AR-2则通过精确设定引信的引爆时间,来增强射击精度。此外,几大公司当然使用不同的发射车,北方的AR-2发射车全重42吨,4名乘员,时速60公里,最大作战半径650公里。而A-100发射车的最大时速80公里。发射10枚火箭的时间需要1分钟。准备时间7分钟。AR-2在连级规模的反应时间为15秒、营级规模的反应时间为20秒。
北方工业公司推出的SR5多管火箭炮,由GR1220毫米、GRE7122毫米两种火箭发射器构成,射程分别为70、50公里,GR1采用GPS/INS+末段激光制导,3米的CEP精度,几乎接近弹道导弹的打击精度水平,威力几乎相当于目前服役的任何航空炸弹、导弹。所以中国多管火箭炮在军事展览会上,非常引人注目目,特别好卖,苏丹装备WS-2、WS-1B、土耳其部署WS-1、巴基斯坦、坦桑尼亚部署A-100。在WS-1的基础上,加装INS+GPS诱导系统的,称作ws-32,专门出口泰国,白俄罗斯进口了A200火箭炮技术,龙卷风多管火箭炮也参与了投标,莫斯科希望推销自己的100公里射程火箭炮技术给白俄罗斯,最终白俄罗斯选择了A200,
三:中俄远程火箭炮运用方法
俄军的战术理论是远程多管火箭炮的基本作战目的是火力压制,设定了100x100平方公里的压制区域,集团军进攻、防御正面,敌人纵深阵地大约是90千米,要在100千米之内压制、杀伤敌人,高爆弹头的重量至少要在243公斤以上,这些都是经遇精确战术计算的,低于这样的重量,难以完成大纵深毁伤的目的。超过100千米,是敌兵站、后方指挥所、预备指挥所集结地,打击这些目标那就必须实施定点的精确打击了,这是射程70、120、185千米弹道导弹的任务,
俄军第二个理论是90千米之内的敌军防线被撕开后,9A52龙卷风多管火箭炮是随集团军进攻的,因此以快速机动弥补射程差额,在集团军正面防御、进攻阵地上,敌人的集结是大面积的,9A52龙卷风多管火箭炮90千米最大射程的射击误差是300米,火箭炮就是需要通过这样的误差,依靠子母弹、高当量的弹头实现大面积的战场火力压制,俄专家的意见认为与弹道导弹的打击目标不同,火箭炮甚至没有固定的瞄准目标,只有瞄准区域,如果弹头太准,不能实施大面积阵地、人员、装甲车辆杀伤,反而有违火箭炮的发展宗旨,所以对采用GPS、末制导制导系统增大射程兴趣不大。
中国300毫米火箭炮的基本概念来自俄罗斯,早期基本作战目的也是火力压制,但中国陆军的理论提出了陆军火力战的新概念,与陆军火力相区别。前者的内涵意味着远程的、战略性的炮兵打击火力,主要指炮兵火力的战略性运用,而后者指的是战术性火力瘫痪,主要针对阵地目标。换句话说依靠陆军,就能够实现远程战略火力打击任务,这些目标已经包括敌人的政治、军事战略目标、陆军司令部级别的指挥系统等。公开出售的AR2(PHL03型)多用途、多管火箭炮用GPS制导的弹药精度达到50米,25-30米的打击精度就已经能够击中任何机场、油库、指挥中心等目标了,假设用军用级的「北斗」中段制导系统,精度会倍增。以300-370毫米的火箭炮而言,这样的精度,几乎高于依靠惯性制导的短程弹道导弹,这种新型火力瘫痪形式是前所未有的,比弹道导弹便宜,可以密集发射,威胁丝毫不比弹道导弹小,
二者的差别只在于弹头的重量,出口型弹道导弹的高爆弹头通常重量达到480-500公斤,300毫米口径多管火箭炮的弹头重量通常在243-258公斤,2-3发的破坏力足以和弹道导弹火力相比。远程火箭炮的编制是一个营18门,一次齐射时间是38秒钟,再装填时间20分钟,38秒钟内可以齐射216枚不同型号的火箭弹,如多用途的子母弹、火种燃烧弹、云爆弹、钻地弹等弹种,370毫米火箭炮单门炮一次齐射弹头重量高于2430-2580公斤,25-30米的打击精度能够击中总统府,并引发不同形式的火灾。相当于5枚东风11短程弹道导弹的破坏力,
一个营370毫米火箭炮战斗部重量相当于46440公斤,相当于92枚东风11的破坏力,而价格却比DF11要便宜很多。远程火箭炮大量装备部队,为陆军提供了全新的打击模式,登陆作战时,03式多管火箭炮只能打到海滩,15式则可以打击岛上任何地区,周边很多国家的首都都处于远程火箭炮射程中,传统上只有战术空军才能达到的打击范围,这是也是中国多管火箭炮在国际军火市场畅销的主要原因,而俄罗斯依然只有射程90公里的龙卷风多管火箭炮,除了印度,都没人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