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博物馆(重庆大学“赝品博物馆”里,更值得深究的是什么)
这几日,互联网上最有文化的“瓜”,莫过于重庆大学博物馆展出数百件“国宝”。
一篇《重庆大学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的网文,细数了重庆大学博物馆此批展品的各种问题。从图片可以看出,部分所谓的文物确是假得令人哭笑不得,既不符合年代工艺,也不符合历史规制,非专业人士都能发现这些展品的存疑之处。
网文引发社会关注后,有文物专家就对媒体称,从这些公布的藏品看,“绝大多数已经是假冒到荒唐的地步”。这样的用词显然能够说明问题。
中国民间对于文物收藏,一直热度不减,各种各样鉴宝节目在媒体上大行其道,就是生动写照。有收藏,自然需要相应鉴定。民众将自己收藏的文物送去鉴定,除了希望获知真假,还包含了一层附庸风雅的含义——我的眼光好,我发现了一个宝贝。这是很多民间收藏者相通的心理活动。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吴应骑将个人收藏的数百件藏品捐赠给重庆大学博物馆,恐怕也逃不离这个心态作祟,只不过他的渠道比普通民众看起来更为“高大上”。
有人批评大学耗资670万建博物馆,这似乎不应成为此事的焦点。2015年重大新闻网刊载的校内新闻报道中写道,“学校向来以工科见长,希望通过重庆大学博物馆及重庆大学文博研究院的建设,培育学生传统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综合性人文素养,使重庆大学的人文社科发展得到全面提升”。应该说,学校的初衷是好的,建设博物馆无可厚非,对于重庆大学这样一所“双一流”大学而言,这笔钱该花。
真正的关注,应落脚于重大博物馆的兴建是否还带有其他目的。该校拟建博物馆藏品评估暨文博研究院筹建专家会上,国内14位博物馆建设及文物专家是如何“一致认为重庆大学以吴应骑教授所捐赠藏品建设重庆大学博物馆及重庆大学文博研究院可行”?
对于私人收藏的文物,其实无需太过苛刻,私人收藏属于个体行为,藏品假就假了,只要不触及法律问题,无伤大雅。但问题在于,私人藏品捐献给有官方背景的博物馆并展出,这背后的内涵就十分丰富了。
重庆大学博物馆,其性质虽不是国有博物馆,但因重庆大学自身学术机构的属性,会使得公众天然地认为其一样是专业机构,其展品定然也是有价值的真品。这样的误导有损公共文化服务公信力,也不合政策要求——按照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重庆大学博物馆属于“主要利用非国有文物”的非国有博物馆。对非国有博物馆设立阶段举办者拟纳入藏品序列的文物,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其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审查……非国有博物馆应认真践行博物馆职业道德,不得接收来源不明或来源不合法的藏品。
对非国有博物馆如此管理和要求,是因为非国有博物馆拥有诸多政策红利。国家规定,非国有博物馆允许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事项;支持非国有博物馆依法申请登记为慈善组织,接受社会捐赠并享受相关税收优惠、金融政策支持;支持非国有博物馆申请相关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税收、投融资服务等优惠政策;明确非国有博物馆比照国有博物馆享受公益性事业单位土地、税收、规费等方面的优惠待遇,用电、用水、用气、供暖价格执行当地居民标准……也就是说,兴建非国有博物馆可以获“利”,而且这个“利”的价值和可操作空间是巨大的。个人可以从中将私藏的假文物变成真文物,以此获取社会地位,或者通过交易获取暴利,甚至还可以进行融资洗钱。
这几年,类似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2015年,就曾有陕西一地市博物院与私人博物馆联合策展,被指私人博物馆提供的展品几乎全是“地摊货”;2017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内举办的一个名为《华夏瑰宝——中国民间文物收藏主题展》也被指造假。一位教授企图以官方背书来附庸风雅,其背后显然有很多问题可问。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