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买房少45平(2023年了,为什么新房的车位配比还这么低?为什么不做人车分流?)
大家好,我是火箭哥。
买房是一门科学,我来带你入门:火箭哥用科学买房理念帮你买到合适好房。
以下是正文:
每天回家,最大的痛点可能不是地铁站多远,而是找不到车位。
对于有车家庭而言,小区的车位配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某种程度来说甚至比装修标准更重要——
毕竟装修不满意可以改、车位不够可不能自己划。
同时,考量新房品质的另一个标准,就是是否人车分流——
地面能不能走车,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居住,走在路上不用提心吊胆也是一种变相的增值体验。
但是火箭哥发现:
当下不少的新房项目、甚至说是主流的项目竟然都是非人车分流、地面有车位,同时车位配比到今天依旧只做了1:1;这也就意味着,但凡有一家人有2辆车都会不够停。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下这个“减配乱象”:
2023年了,为什么新房车位还是那么少、甚至都做不出人车分流呢?
01 “为什么车位配比那么少?”
要了解为什么车位少,我们也得了解车位配比是怎么来的——
根据上海市《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其将上海分成了3个区域类别,并对每个类别区域的住宅车位指标有了非常明确的要求。
一类区域:内环内区域、城市副中心(真如、花木-龙阳、江湾-五角场)、世博会地区、徐汇滨江、前滩后滩
二类区域:内外环间区域(除一类区域)、主城宝山片区、闵行片区、川沙、虹桥、五大新城
三类区域:外环外其他区域
对于不一样的区域类别,会有不一样的车位配比要求——
我们以一类区域为例:
1. 套均建面≥140㎡: 车位配比要求1:1.2
2. 90㎡≤套均建面<140㎡:车位配比要求1:1.1
3. 套均面积<90㎡:车位配比要求1:1
专业术语有点难懂,火箭哥给大家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
比如一个内环内套均面积在100㎡的小区中目前规划200户人家,那么根据规范要求属于套均90-140㎡的第二档,这个小区就应该至少配备220个车位。
根据上海地块的控规要求,今天绝大多数的项目都在套均90-140㎡中间这档;所以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今天100%的新房小区车位配置会大于1:1、但是也就是超过一点点。
02 “新房为什么不做个人分流?”
今天的沙盘中,我们会看到不少项目有地面车位——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车位配比都会大于1:1 ,那为什么地面还需要有停车位,造成人车不分流的情况呢?
这里又是非常专业的学术问题、涉及到车位面积的大小和排布了——
正常楼盘的车位面积,基本都在30-50㎡之间;
我们以万科天空之城为例,微型车位面积会在30平左右:
普通车位的面积会在45平上下:
今天上海的小区普遍占地面积都比较小,按照户数与车位的配比,一层地库基本无法排下所有的车位;
而又需要满足规范要求,那么剩下的车位排在哪里呢?
解决方案有两个:
要么再挖一层地库,要么放在地面。
再挖一层地库,或者再扩大一部分二层地库,开发商的成本几乎是指数型的上涨;
同时,增加二层地库,也会拉慢工程进度,施工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导致项目无法更快的入市。
今天这么多的快周转项目之所以能快速上市,就是因为省了挖2层地库的时间,直接设计成了地面车位——
火箭哥监测了上海2016-2022年出让的422块土地,监测并总结了上海最近6年的新房上市周期、并得出结论:
2016年,上海新房拿地-开盘的上市节奏为29个月;
2021年,这个间隔已经缩短到了11个月;
2022年,过会最快的则是金地虹桥峯汇和中铁建花语天境,仅耗时3个月多就已经上市:
之所以快周转可以实现,本质就是省了一层车库、做了地面车位实现的。
03 “总结”
在这个研究中,火箭哥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内环内基本没有地面停车位,都做到了真人车分流;
而一旦出了外环,基本都会有10%左右的地面停车。
在没有规范要求一定要全地下的情况下,火箭哥猜想这可能是kfs在前期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是需要做品质住宅的一个标准;
如果地面没有车位做到真正人车分流,又有2层地库,那说明kfs宁可牺牲成本和时间,也要保证小区高的品质。
我们统计了近期上市新房的人车分流情况,大家可以作为参考:(数据为火箭哥人工整理,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欢迎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