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的剂量大得吓人?一两到底是几克?
“小阳人”越来越多了,还有不少人出现了感冒症状但没做核酸或抗原的。有不少朋友问我,混阳了该喝什么药、该备什么药?是药三分毒,没有症状就不要吃药,别没被感染自己先被吓死。有些朋友看了我的上一篇文章,翻开医书想照着医圣张仲景的剂量也备一些药,但看到上面的剂量,吓坏了。这是把药当饭吃吗?还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公开我的剂量。作为中医爱好者、野生中医徒,我是不具备处方权的,因此,我不能公布具体的药方。若需用药,请咨询专业的医生哦。《伤寒论》里的甘草泻心汤大家都知道药不能当饭吃,现在是这样,古人亦是如此。我们觉得甘草泻心汤里诸如炙甘草四两、半夏半升很吓人,是因为我们用现在的度量单位来理解古人。这就好比对一位完全不懂英语的人说:“这是bus。”人家肯定跟你急,“明明是公共汽车,你说谁爸死呢?!”对于《伤寒论》里的剂量,现今中医界有两种主流的观点:一是把一两换算为5克;二是把一两换算为3克。需要注意的是,汉时一斤是十六两,例如小柴胡汤方里的柴胡半斤,就是八两。《伤寒论》里的小柴胡汤这两种换算方法在临床上都有非常好的效果。他们都遵循一个原则,无论一两是3克还是5克,都严格按照《伤寒论》里的组方比例。在这两个方子里,都有“半夏 半升”出现,那么半升到底是多少呢?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在《伤寒论》课程里讲解的换算方法,汉时一升水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0ml,也就是200克。一斗为十升。但是,半夏半升指的不是100克半夏,因为“升”是容量单位不是重量单位,半夏半升的意思是取100克水那么多的体积的半夏,具体是多少,跟半夏的干燥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伤寒论》里此种用法还很多,如“石膏,鸡子大”等等。现在我们已经无法考证汉时中药饮片炮制的情况,不过根据临床经验,我按一两3克、半夏半升取5.5克,效果是很好的。知道了《伤寒论》里的剂量换算,开方的剂量也就出来了。中药的剂量很重要,煎药也很重要。如果有条件,我建议用陶器、明火煎药,尽量不要用金属的器皿煎煮。当然,没有条件选择药房代煎也是很好的选择。我的煎药习惯是,中药先加4碗水浸泡30分钟左右,武火煮到水开,最后转文火煎15-20分钟,此时所剩药汤大概是2碗。这两碗药汤可分成2-3次喝,若喝完一份就好了,此时无需服用剩下的部分。比如这次老大发烧,小柴胡汤就只喝了三分之一,烧退后剩下的三分之二就没再给她喝了。煎药我还有一条原则,那就是一副药只煎一次;若煎两次,一定是讲两次所得的药汤混合后服用。因为第二次煎的时候,方子已经变了。用现在科学的观点来说,不同药材有效成分的析出速度是不一样的,煎完一次有些药材如叶子的,可能有效成分就都析出了,有些药材如根茎的,可能还有五六成的有效成分。以上纯属个人经验,仅供参考;若需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