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不可发布违法信息/重复内容/垃圾内容/拼接内容/软件自动发布,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最新资讯!多家医药公司回复硅谷银行事件影响 企业不慌但投资人谨慎:市场投融资或受冲击

发布时间:2023-03-13 20:59:21  来源:网友自行发布(如侵权请联系本站立刻删除)  浏览:   【】【】【

每经记者:许立波 林姿辰 每经编辑:张海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363577655

近日,硅谷银行(SVB)宣布破产,许多生物科技公司的投资者急了。

3月12日,国内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云顶新耀(HK01952,股价15.600港元,市值48.81亿港元)发布业内首个回复,认为该事件对公司业务的影响非常有限。

随后,再鼎医药(HK09688,股价26.750港元,市值261.91亿港元)、亚盛医药(HK06855,股价21.900港元,市值63.02亿港元)、加科思(HK01167,股价8.600港元,市值68.25亿港元)等国内头部创新药企业纷纷“跟帖”,都认为公司运营受本次事件影响较小;还有多家企业表示在硅谷银行没有存款。

但投资方的态度更为谨慎。3月12日下午,一位投资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公开回复的公司都表示影响不大,但银行破产还是会在短期造成公司部分资金损失,在长期压制市场的投融资情绪。

已有4家中国药企就硅谷银行破产表态:影响有限

硅谷银行此前曾表示,2022年它为至少一半的由风险投资基金支持的医疗健康初创公司提供了银行服务,并参与了去年美国医疗健康及科技板块44%的IPO项目,由此可见硅谷银行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影响力。

硅谷银行爆雷的后续影响也在逐渐传递到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日前,一家名为CastleHall的尽职调查公司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备案文件编制了一份长达46页的名单。据记者梳理,该名单详细列举了托管在硅谷银行的上千只基金,其中不乏国内医疗健康领域的知名投资机构,如红杉中国、元生创投、礼来亚洲基金、博远资本、夏尔巴投资等。

除了医药领域VC,根据此前公告,也有多家国内医药上市公司曾与硅谷银行有过业务往来。截至发稿,目前国内共有4家医药企业对硅谷银行破产事件进行公开回复,其中,云顶新耀是国内首家对此事件做出回应的生物医药企业,公司在3月12日对外表示,已对硅谷银行(SVB)事件的风险敞口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宣布公司只有非常少量现金存在该银行(远低于公司现金总量的1%)。同时,云顶新耀预计可通过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保险并结合其他补偿措施,收回大部分在硅谷银行的存款,FDIC未承保的金额约为100万美元,并且云顶新耀在除了硅谷银行以外的其他美国银行没有存款。

“公司认为硅谷银行事件对公司业务的影响非常有限。”云顶新耀表示,公司拥有充足的现金储备,目前预计现金余额约为4.3亿美元。公司一贯秉承和执行稳健的财务政策,资产分散在多个银行和账户,公司财务状况健康。

再鼎医药也于同日晚间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已知悉硅谷银行关闭,并指定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接管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再鼎医药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约10.085亿美元,而在SVB持有的金额占比甚低(约2.3%)。公司的大部分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分布在多家大型国际金融机构,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和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此外,公司与SVB没有重大债务或其他融资安排。鉴于上述情况,再鼎医药方面认为SVB的关闭不会影响公司满足其运营开支和资本支出需求(包括支付工资和向第三方付款)的能力。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加科思也发布公告回复称,截至2023年3月9日晚(美国东部时间),本集团在硅谷银行的现金存款余额不足40万美元,约占集团总现金及银行结余的0.2%。公司已于2023年3月9日晚(美国东部时间)执行了全部硅谷银行余额转出手续。硅谷银行事件不会对本集团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本集团的业务运营和财务状况保持正常。

另外,亚盛医药在港交所公告,有鉴于近期美国硅谷银行被勒令关闭的事件,公司特此声明,公司自成立以来未曾与美国硅谷银行或其关联公司发生过业务合作。此外,截至本公告日期,公司未在美国硅谷银行或其关联公司有任何存款。

对现金流提出挑战,初创企业受影响更大

3月12日下午,国内某头部医药企业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建议等待FDIC的进一步官方消息,认为现阶段无需过度紧张。

根据FDIC官网,截至2022年12月31日,硅谷银行的总资产约为2090亿美元,存款总额约为1754亿美元。在损失发生时,超出保险限额的存款金额尚未确定。一旦FDIC从银行和客户处获得额外信息,将确定未保险存款的金额。

该人士表示,从官网信息看,SVB的资产完全可以覆盖存款,企业还是可以拿回这些资金。目前市场信息纷杂,存在干扰,建议继续等FDIC的官方消息。

另外,本次事件对业内公司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企业现金流状况。一般来说,大公司现金流更充裕,处于风险分散的考虑会在不同银行开设资金账户,受冲击的可能性较小;对于建立时间不长的初创企业,或者在硅谷银行刚开户的企业,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这个影响不是说资金追不回来了,而是现金流在短期内会受限,就像短期冻结了一样,并不是回不来了。”

一位投资人士的态度更加谨慎,他认为,虽然目前公开回复的公司都表示影响不大,但银行破产还是会在短期造成公司部分资金损失,在长期压制市场的投融资情绪。

具体来说,Bigpharma(大型制药公司)资金流动性较强,投融资可以通过低价优质股权实现,受本次事件影响相对较小;处于成长期的Biotech和CXO企业对无风险利率更加敏感,在短期和长期面临的挑战更大。

“我感觉公司可能能拿回70%~80%的资金,但很多Biotech都是等着钱发工资,两三个月没钱就挂了的那种。”不过,该人士补充称,对于海外存款较少,现有业务进入收获期,已有产品开始产生现金流的Biotech企业来说,受影响较小。

此外,针对硅谷银行爆雷一事对国内基金的影响,一位私募基金合伙人对记者表示:“这事可能代表美国的中小银行存在比较大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险及流动性风险,但国内基金多数还是与内资银行合作,因此个人觉得此事对国内基金直接影响有限,更多还是受美国资本市场的间接影响。”

除了前文提到的公司,记者也分别向包括药明康德(SH603259,股价80.22元,市值2375亿元)、君实生物(SH688180,股价51.78元,市值510.39亿元)、开拓药业(HK09939,股价7.840港元,市值35.08亿港元)等多家生物医药企业询问,公司是否与硅谷银行存在业务往来。结合其他媒体披露的信息,信达生物(HK01801,股价38.850港元,市值596.17亿港元)、康方生物(HK09926,股价39.300港元,市值330.54亿港元)、歌礼制药(HK01672,股价2.980港元,市值32.40亿港元)、君实生物、开拓药业皆表示,其在硅谷银行没有存款;药明康德则回复记者称尚无更多信息可供分享。

药明生物方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预防相关风险,硅谷银行事件对于公司日常运营活动没有影响。目前仅有不到1%的客户在SVB有存款且均不是TOP15客户,公司也正在密切关注该事件对客户的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kics96
相关评论我来说两句

机构最新动态

实力商家展示

  • 云霄一手货源
  • 一手货源
  • 商家通
  • 潮牌工作室
  • 广州市新翼服饰
  • © 烟立秀货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