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外资制造业的加速撤离并不可怕
2月5日下午,日本知名钟表企业西铁城在广州生产基地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2014 年12月17日,微软则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和北京工厂,总共裁员9000余人,并加速将生产设备运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工厂。与此同时其他一些知名外资企业,如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均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则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
【雷雨智库】
资本的嗅觉,总是灵敏的。从股市上看,整个外资都在撤离A股,新兴市场的投资者信心似乎在明显降低。此次资金流动疲弱与俄罗斯货币危机和油价大跌背景下的避险意愿相关。另外央行降息导致中美息差收窄,人民币资产吸引力降低,人民币贬值和A股快速上涨给全球资金带来获利的契机,促成了外资的流出。
无利不起早。此次外资撤离有着更多现实的因素,即利润和回报空间在急剧下降。(1)外企在中国的生产成本在増高、盈利空间在下降。近年来各地的土地成本持续上扬,提高环保标准的诉求此起彼伏,税收优惠力度越来越小,外资在华的投资收益率越来越低,用工成本更是涨势惊人。(2)外企在中国竞争能力大大下降。微软诺基亚、松下等国际知名企业撤离中国的生产能力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下一步需要调整的低端制造产业,并且本土企业已经完全有能力与这些国际知名企业抗衡。
外资的撤离,对中国经济暂时性的影响不容忽视。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着过于廉价的劳动力。这些世界知名企业撤离中国,也将造成不少的员工失业,这对中国而言,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同时外资企业的撤离对于那些为之提供配套产品或服务的中国制造业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一旦外资撤离,为这些企业提供包装印刷、电子电器、五金模具、化工产品等产品的制造企业将面临订单锐减和产能严重过剩的困境。2015年的中国制造业将会面临较大的挑战。
然而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虽有一些外企关停中国生产线,但不必对其负面后果过分夸大。(1)中国制造业仍然具备强大优势,我国在3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积累的制造业产业链以及劳动力素质仍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2)在盈利空间和市场竞争力下降的情况下,外企及早作策略调整,也反映了其灵活的经营策略。这些企业撤离中国的生产能力多数是低端制造,也是中国下一步需要调整的产业;况且中国本土企业在这些领域已完全有能力与之抗衡。(3)中国制造业利用外资的比重在下降,但服务业利用外资在强劲增长。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吸收外资的结构已由以往以制造业为主转变成以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上升,达到55.4%,高出制造业22个百分点,2015年1月数据则显示,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已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66%。成为吸收外资新增长点。
中国制造业如何应对?一方面,经济转型期间我们也需要对结构以及分布进行调整,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国内的加工制造业梯度转型和升级,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近年来应不断提升附加值与技术含量。倒逼“走出去”战略实施,现阶段固然要不断加大政策倾斜,体现出对高技术、高附加值项目的进一步倾斜,尽可能留住这些外资项目,但也不能够对其“下南洋”一概持抵触态度,而是要从“追出去”入手实施“走出去”战略,使外资企业的“下南洋”与中资企业的“走出去”形成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