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如果美日欧企业撤出中国,我们该如何应对?
近日美国白宫国家经济会议主席库德洛多次呼吁所有在中国的美国公司全部撤离,100%报销搬家费。日本政府宣布出资22亿美元(158亿人民币)协助日本企业撤离中国,避免过度依赖中国产业链。对于中国和中国制造业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呢?美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呢?这真的会发生吗?如果发生了,这是机遇还是挑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以上问题,最近一周成为各大门户网络热点话题。小编(球球)虽然才疏学浅,但还是跃跃欲试,忍不住想和大家共同探讨分析一下以上问题。
首先,我们来分析,美日欧政府为什么想将制造企业撤出中国?出发点在哪里呢?
中国和全球疫情此消彼长,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直接深远影响。疫情发展到现在,截止到4月20日国外确诊人数突破232万,死亡人数超过16万。死亡人数超过中国的国家已经有八个了: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伊朗、比利时。美国更是海外疫情的重灾区累计确诊人数超过76万,死亡人数超过4万。
在过去一个月里, 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呈现指数级增长,大量企业裁员或强制员工休无薪假,数以百万计的人失业,股市蒙受重创,社会生活陷入停顿,经济可能已经陷入衰退。
在这样的时刻,白宫国家经济会议主席库德洛再次呼吁所有在中国的美国公司全部撤离。消息说,对于从中国迁回的美国企业的搬家费,美国政府给予100%直接报销,包括: 厂房、设备、知识产权、基建、装修等所有费用。
彭博社报道提到,库德洛发表这番言论的背景是目前美国政府正在寻找办法,以提振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陷入困境的经济。
发出呼吁撤离中国的还有日本。日本政府宣布政府出资22亿美金(人民币158亿)协助日本企业撤离中国,日本政府这一巨额经济刺激计划明确提出对国际供应链进行改革。一位参与制订该计划的日本高级官员对记者表示:供应链多元化非常重要。 除了迁回日本本土,厂商今后很可能要将在中国的生产基地转移一部分去亚洲、非洲等多个地区。
众所周知,中国即是 “世界工厂” 也是世界主要市场,很多日本企业将生产据点设在中国。 近年来伴随中国人力等各方面成本上涨,日本经济界开始呼吁实施 “中国+” 的策略,将生产据点分散开。新冠疫情正在强化这一趋势。对于日本企业来说,新冠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不亚于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企业经营者们正在考虑怎样降低 “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的风险。
当然,除了经济因素,还有大国争霸背后的博弈逻辑。因涉及面太广,此处不作展开。
美日政府有相当的理由想把美日制造企业撤出中国,那作为在中国的美日企业又会是如何想的呢?会不会响应他们所属国家、政府的号召呢?
首先来看,作为美日企业,从中国撤回本国带来的影响,主要将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制造成本提高
一个在中国的美资制造企业撤回美国,首先面临的是制造成本大幅度提高。众所周知,同等条件下中国工人的工资是美国工人的五分之一。同时美国的劳动法规非常严格,更不会有中国产业工人那样的加班意愿,而且工人的维权意识和美国劳工联合会(工人组织协会)的强势,也是制造企业不能不慎重考虑的问题。
2. 供应成本增加
制造业产业链布局、配套供应链体系成熟度,从这个维度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有与中国制造环境抗衡的能力。如果撤回其国内或其他国家,必将带来供应链成本的大幅度增加。
3. 竞争力下降
随着各项成本的增加,为了保持预期的利润,必然要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价格高了,则市场竞争力自然下降。
4. 投资损失
很多美日欧企业扎根中国多年,甚至数十年,投入的基建设施、技术资源、固定资产、人才培育等等资源相当庞大。一旦撤回其国内,损失也是相当巨大。
商人的本质是逐利,更多的是权衡商业的利弊得失,作为美日欧企业的商人也不会例外!但自古以来,商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必须为政治和国家服务的,这和赛灵思、博通、思佳讯、高通、亚德诺、恩智浦等美国企业响应政府号召打压华为,是一个道理!
如今美日政府出台有力的回撤支持政策,同时也不排除后续将推出更强力的措施和政策,到那个时候,在中国的美日欧企业会如何选择,目前真的不好预判!
美日欧企业如果撤出中国,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是机遇还是挑战?小编(球球)认为,这个还是取决于我们中国企业自己。
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你在一家公司上班,现在你的顶头上司要离职了,对于你来说到底是不是机会,取决于你有没有胜任你上司岗位的能力,如果你具备这样的能力,你可能得到这个机会。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能力,换来个新上司,也许你连现在的岗位都保不住。
如果欧美日企业真的撤出中国,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应该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喜的是那些具有核心技术、成熟品牌、强需求产品的企业,少了美日欧企业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他们会快速填补美日欧企业留下的市场空白。忧的是那些没有核心竞争力,依靠欧美日企业生存的企业。
风险来临,或临渊羡鱼或惊慌失措都无济于事,不如退而结网。只有打磨企业的核心技术、研发强需求的产品、创建强力品牌,才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钥匙,才能提升抵抗外部环境冲击的能力。比如像华为这样具有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的企业,无论美国和欧盟政府如何打压,他始终能够矗立于行业之巅。再比如我们东莞环球工业机械,从创立开始就一直专注于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截止目前拥有注册在案的专利67件,软件著作权3项。研发的五轴钻铣复合机床更是成为亚洲首创,荣获东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东莞市优秀专利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广东省名牌产品、十佳精机奖、荣格技术创新奖,同时环球公司也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广东省五轴钻铣复合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成为国际及地方相关标准的起草单位。
从国家层面考虑,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铝业公司原董事长葛红林日前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提出:“不能天真地认为,中国防控疫情和快速复工复产的成效,会导致世界产业链的中心向中国转移。而应理性地认识到,疫情之后,发达国家对各自产业链痛定思痛之后,将加快弥补和完善各自或区域化的完整产业链,有的甚至在重塑 "去中国化"。
相关数据显示,美日所有在华企业,提供了近千万个就业岗位,如果出现大面积的撤离,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失业潮。从国家层面来说,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当然,从单个企业角度来说,我们无法考虑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自有国家和政府统筹安排好,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提升自身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企业,我们无法左右美日欧企业是否撤出中国,但我们可以未雨绸缪,早做计划来应对可能发生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