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开局之年,中国两会热点观察
近日全球关注的大事件是中国两会的召开。5日开幕的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任内最后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内政外交、经济发展,“稳”字当头,有90次提到“稳”。新的领导班子将如何带领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的既定发展目标?施政机构又会进行哪些改革?会怎样牵动全球经贸及国际政治格局?
01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3月5日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总结了过去一年和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并提出了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作为观察中国政策风向的窗口,报告一经发布,引发国际关注。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 王满传:
“今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多个国家机构的换届之年,也是新冠病毒感染实行常态化‘乙类乙管’的一年,我觉得这都是大家关心的话题。比如多个国家机构换届,换届之后会是什么样子的?领导成员有哪些新的面孔?比如经济增长的目标和就业民生这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话题等等。”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 万喆:
“从外部方面来看,中国作为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备受关注,大家都想知道中国的经济复苏会对全球的稳定性带来哪些利好。从内部方面来看,今年正值政府的换届之年,大家都非常关心会不会有一些新的政策或者是新的动向出现。”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中国经济发展遇到疫情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7.7%,人民币汇率在全球主要货币中表现相对稳定,粮食产量1.37万亿斤,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攻坚克难中稳住了经济大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基本完成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法研究中心主任 支振锋:
“这一年我们面临的形势是比较特殊的,一方面国际环境惊涛骇浪,另一方面国内也面对着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疫情也对经济产生下行压力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仍然超过了120万亿人民币,还解决了1200多万人的新增就业问题,这个成就是非常不易的,在统筹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实现了一个比较好的平衡。”
在社会高度关注的全年经济预期目标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5%左右的增速目标,表明了2023中国经济要继续保持稳增长的基调,这是中央连续第12年,将稳中求进设定为未来工作的总基调。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法研究中心主任 支振锋:
“设定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经济增长目标,对于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改善民生,对我们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来说都意味着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困难的实力,不管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增强了,但是同时我们又面临着新的发展任务,要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要推动高质量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 万喆:
“高质量发展更需要我们内生动力的增强,创造消费的新场景,新动力,这点实际上是我们目前要进行消费升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另外,我们的高质量还表现在工业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等方面,都要完成转型升级,达到质的飞跃。”
02
此次政府报告强调,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我们欢迎更多的外资到中国来投资,或者扩大在中国的投资规模,不断地改善在国内的营商环境,推出新的商务模式。这样一来经济增长应该是非常强劲的。”
政府报告指出,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 万喆: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增速相对比较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和它们互相切磋发展经验。同时也开辟了一些第三方市场,使全球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可以在同一个市场中进行交易,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共享经济。”
本届两会最受瞩目的是政府换届,同时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被纳入大会议程。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政府机构也在不断优化和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进行了八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 王满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也是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国家机构改革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次改革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中国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机遇,国内外形势都有可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需要新的机构调整,有足够的运筹能力,来加强执行力,提高效率,满足当前局势所提出的新要求。多次进行重大的机构改革,就表明了中国的经济充满着活力。”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部长通道”开启。首场“部长通道”,聚焦了工业、科技、环保三个领域,再次强调了稳增长促转型,提振经济发展信心,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03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过去五年港澳台工作取得的新进展,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防控疫情、保持稳定。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了港澳台局势的重要性和我国对于港澳台的方针和政策。围绕着‘一国两制’的方针,毫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有些西方国家试图打‘台湾牌’,试图利用台湾局势来阻止中国的和平崛起。在这一方面,李克强总理的重要讲话,对于如何实现用‘一国两制’的方针来妥善地处理台湾统一的重大问题,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2023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四周年,也是疫情后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之年。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 万喆:
“港澳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整合,现在越来越有必要,效率也会越来越高。粤港澳大湾区整个形势的打通,已经达到了资源对接和人员流动,包括资金流动也有了一个更好的平台和空间。相信未来也能够为港澳地区注入更多的活力,也能为它们的转型升级和质量提升提供更多的资源。”
国家发展大局下,港澳积极融入,两会前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与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在澳门特区政府总部会面,双方表示,两地合作将迎来更光明前景,两个特区应在善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的基础上,发挥本身所长,互补互利,共同助力协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根据办法,香港成立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会议。今年,在“爱国者治港”的原则下,选举会议依法选举产生了香港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香港人大代表 李圣泼:
“相比政协来说,人大可能赋予的法定职能更多,所以除了参政议政外,我们要更加重视联系社会各界,这次的是二十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两会,也适逢新一届政府机构换届,是非常重要的开端之年。”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一定要坚持‘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这一点不能有任何的含糊,不能有任何的妥协,在香港担任公职,必须是爱国者,必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以及香港的基本法。对于澳门来说,是同样的道理。”
按照过往惯例,港澳特首不属于人大代表的,均列席全国人大会议,而本次是李家超上任后,首次列席,引人注目。他表示,特区政府会发挥好“爱国者治港”的力量和价值,团结各界,全力拼经济、拼发展,为市民谋幸福,把握好“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带给香港的无限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本次关于台湾问题,在政府报告中提到,今年的工作重点是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定反“独”促统,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五年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九二共识’的实质在于海峡两岸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大原则下,海峡两岸存在的问题都应该能够通过和平的手段来予以解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中继续提出“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这已是连续四年提出的内容,报告同时提出,继续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积极做好台湾人民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 万喆:
“我们和台湾省始终是血浓于水、一奶同胞的关系。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台湾省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之间的交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也不会有任何的力量能够真正地阻断我们之间的交流。”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自疫情后,两岸交流由于种种原因受阻。来自台湾团的陈云英,自2003年以来,已连续担任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本次参会,她呼吁,应该加大政策力度,持续支持两岸同胞交往、交流、合作,为台湾青少年来大陆游学提供便利,维护两岸往来的航空路线和海上通道,让广大台湾同胞背靠大陆,能获得发展。
台湾人大代表 陈云英:
“从文化、历史、地理、两岸的民心角度来说,祖国大陆是拥抱着台湾的,台湾是被抱在祖国大陆的怀里的。”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一定要推动海峡两岸的民间的交往,一定要扩大经济贸易关系,一定要让台湾同胞深切地感受到只有一个中国,而且台湾和大陆发展越来越广泛密切的经贸关系,是最符合台湾老百姓根本利益的。”
04
除了港澳台事务,中国外交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回顾过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百年变局,世界地缘与国际秩序之变复杂而深刻,大国博弈的升温、新技术革命的酝酿、政治和社会动荡的起伏以及单边和多边之争的激烈,成为2022年变局加速深刻演变的最新注脚,中国外交正在积极拓展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尽管我国与其他国家有各方面的差异,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或者宗教信仰等等方面,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创造更大的价值。我觉得这一点恰恰是中国在国际上能够站得稳,能够得到很多国家的支持的重要前提。”
现阶段中国发展面临着国内国外的双重挑战,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对中国发展无疑至关重要,面对来自外部的发展压力,中国外交如何开展,如何通过外交化解国际矛盾,为国内发展赢得时机,这也成为两会的重要看点。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大会发言人 王超: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高度重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方面的法制建设,同样高度重视扩大对外开放方面的法制建设。中国始终恪守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
大环境之难,尤其是外部挑战,惊涛骇浪。而后新冠时代,两会为中国设置下了发展议程,聚焦经济再振兴、对外更开放、更加强国际担当等等,都令人在这个春天有了更多的期待。